
1月7日發審委“審6過1”,創下歷史性記錄的通過率,讓本周排隊過會的另外八家企業也是心情復雜。六個核桃母公司——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將在本周五接受審核,而這也是它自2011年以來第四次提交上市申請,按照本屆發審委的“史上最嚴”風格,僅憑一罐“六個核桃”,養元過會的幾率并不大。
7年四次IPO,跌倒在哪些地方?
養元六個核桃母公司——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原屬于河北衡水老白干集團,主營業務為核桃飲料的生產、銷售。2005年老白干集團企業進行了資產剝離,養元飲品被姚奎章等58名老員工接手。當時的資產評估結果顯示,其企業價值僅有399萬元。
養元繼2011年、2012年、2016年沖IPO失敗之后,今年10月31日,第四次提交IPO申請。
早在2011年,養元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書,卻在2011年4月19日,上會前一天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被發審委宣布“取消”。
有分析認為,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2011年遞交招股書時,養元“六個核桃”商標依舊處于審核中,遲遲未能獲批。也有業內人士質疑,其上市受阻或與其涉嫌“虛假宣傳”有關。
2012年養元再次沖擊IPO,卻在2013年1月證監會掀起的“史上最嚴格的IPO自查”中,于2013年5月31日主動終止審查,IPO再次鎩羽。
2016年12月21日養元第三次提交上市申請后,2017年4月終于被證監會受理。但是受到美國金州食品有限公司對養元發出的跨國傳票影響,涉嫌違約而官司在身,誠信、品牌、質量以及對產業的貢獻等都不利于IPO進程。
而此次提交申請是養元第四次踏上上市的征程,營收下降、產品單一、依賴六個核桃,過度重視營銷導致銷售費用過高還是養元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第四次踏上IPO征程,業務單一成最大軟肋
除了我們知道的“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這一個產品外,養元還有核桃乳、核桃花生露、果仁露、核桃杏仁露等多種飲品,但核桃乳是其主要產品,而且只有一個大單品——六個核桃。
招股書顯示,
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間,企業營收分別為82.62億元、91.17億元、89億元、36.66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8.3億元、26.2億元、27.4億元、1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5.7%、43.13%、4.61%、-23.08%,可以看出,2015年以來營收一直在下降。
2014年——2017年上半年,核桃乳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94.9%、95.41%、97.03%、98.19%,養元存在對單一產品高度依賴的跡象。招股書中,養元自己也披露,存在產品重種類單一的風險。
(主營業務收入產品構成情況)
產品種類單一,直接導致其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養元在申報文件中也援引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稱,含乳和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企業家數由2013年末的211家;增至2014年末的246家,同比增幅達17%,2015年三季度末增至264家,同比增幅為7%。眾多知名品牌如承德露露、娃哈哈、蒙牛、三元、盼盼等均已推出核桃乳或類似產品;2016年3月,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原中綠集團旗下廈門粗糧王飲品;2016年4月王老吉與大寨飲品合作,
行業競爭日趨激烈。

(來源:招股書)
行業發展迅速,入局者層出不窮,但是與此同時,目前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正在面臨增長乏力的現狀,就如同茶飲料、果汁等品類一樣,在達到一定的峰值以后,會出現一定的衰退。
此前,利樂公司發布的《植物蛋白飲料的機會》報告顯示,2015年大中華區乳制品市場的總體即飲消費總量達到308億升,其中包含豆奶在內的植物蛋白飲料,占據20%份額。包括銀鷺、椰樹、露露等代表性的企業的營業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增速放緩。這也給養元智匯敲了警鐘,如果固守“六個核桃”而不去開拓其他產品線的話,難以抵御行業增速放緩的風險。
募資16億做廣告 研發費用卻區區幾百萬
在募投項目中,養元智匯擬將約29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及市場開發項目,其中擬投入約18.95億元用于品牌建設。在品牌建設投資方面,養元智匯擬投放媒體類型包括電視廣告與其他媒體營銷兩大類。
募投計劃三年投入16億元用于電視廣告。公司擬在中央電視臺每年投放10,000萬元的廣告支出,擬在江蘇衛視每年投放18,000萬元廣告支出(用于冠名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等),在湖南、浙江、上海幾個強勢地方衛視地區的電視臺每年投放5,000萬元,在山東、湖北、廣東地區的電視臺每年投放1,000萬元,其他除邊遠地區外的省級電視臺每年投放200萬元到800萬元不等的廣告支出。
研發費300多萬,推廣費卻高達上億元,是養元一直以來奉行的重營銷輕研發模式。2015年至2017年6月,公司的銷售費用逐年加大,分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38%、10.11%、12.06%和15.13%。其中《最強大腦》等節目強化消費者對產品認知,營銷費用可謂大手筆。然而,這一數據所占比重只增不減,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養元銷售費用為5.55億元,在營收中的比例為15.13%。
除此之外,羽化財經查閱資料發現,養元六個核桃曾經被批為“2016年最失信企業”。
早在2015年新廣告法頒布后,養元“經常用腦
多喝六個核桃”廣告就因涉嫌虛假宣傳而頻遭職業打假人和法學界人士質疑,先后經歷了近十場官司。天眼查中顯示,養元法律訴訟高達834起,涉及商標、專利等糾紛,負面影響比較多。

(來源:天眼查)
從IPO的發行條件看,業績僅僅是IPO的一個條件之一,以往證監會發審委員主要側重財務的真實性,而對于其他方面的審核相對寬松,本屆發審委員不僅僅關注業績的真實性,還十分關注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公司治理及規范運作、業務前景及募投的可行性、持續經營能力、關聯交易非關聯化、合法合規、商業合理性等方面,通過全面評估后,過會率大幅下降。
而對于業務單一、持續經營能力薄弱、前景不明朗、法律訴訟纏身的養元來說,過會實屬堪憂。
十九大以來,“大健康”成為一種生活理念,養元如果能抓住安全、好喝、健腦的內在品質,著力打造“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品牌訴求,鞏固和提升原有產品在消費市場的占有率,強化IP價值,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未嘗不是一種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