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成都舉行,騰訊公司副總裁林松濤表示未來騰訊將提供3個100億計劃,在產業資源、流量助力分發、分成資金,三個方面助力內容創業者。
同時,騰訊極光計劃的大逃殺手游《光榮使命:使命行動》也于今天露出了真面目,《光榮使命:使命行動》(簡稱《光榮使命》)則是由極光計劃下Big
Monster團隊的《叢林大逃殺:The Last One》改名而來,極光計劃也是上文計劃中騰訊游戲部分未來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制作人曾言:不會找騰訊代理
《光榮使命》在今天凌晨露出真面目后,Taptap上的處于預約階段的“大逃殺”游戲《叢林大逃殺:The Last
One》正式更名為《光榮使命》,制作人山叔同時發帖證實,改名后的游戲正式交由騰訊代理。據悉,此游戲從今年9月份就上架Taptap,憑借不錯的畫面和游戲演示內容,預約玩家近190萬,僅進行過內部測試。

據悉,《光榮使命》研發商為一支由5人組成的獨立游戲小團隊Big Monster,不知出于什么目的,Big
Monster負責人山叔在近幾個月里曾公開表達自己對騰訊代理這件事的抵觸情緒,曾公開放話:“獨立團隊才能出精品,放心山叔不會找某鵝代理,不會把自己的孩子賣給別人的,多少錢都沒用!”、“不賣給QQ毒瘤”。


制作人態度從“騰訊毒瘤”轉變到“一抹極光照亮前行”
反應:玩家聲討作者
作者態度的轉變,肯定會引起期待已久的玩家的不適。《光榮使命》的神秘面紗揭開后,隨著《叢林大逃殺:The Last
One》在Taptap的更名,Taptap玩家忽然發現自己支持了數個月的獨立游戲直接被換名改成了騰訊游戲,沖突隨之而來,玩家的不滿主要也集中在兩方面。
其一,玩家認為Big Monster欺騙利用玩家
有玩家猜測,Big
Monster打著獨立游戲的旗號騙取玩家同情和支持,其目的是為了利用玩家的預約支持引起騰訊極光計劃的注意,順利完成“打入騰訊內部”的計劃。

玩家認為自己的信任被利用
“估計事情的真相是這樣,他們想做一個游戲,但是自己沒那么多的實力,但是他們很快的抓住了市場,發現手游吃雞是個大市場,旁邊騰訊還有一個極光計劃,所以他們清楚的知道,他們只要把游戲的預約量弄上去,極光計劃就一定會向他們拋出橄欖枝,所以他們在這里死活的要預約量,保證極光計劃能向他們扔橄欖枝,后來就有了現在這樣。真是印證了雷軍的那句話站在風口上的豬都會飛,為你們的機智和眼光點贊,但我不玩一款欺騙用戶建立起來的游戲。”
其二,玩家對《光榮使命》演示畫面和此前《叢林大逃殺:The Last
One》演示畫面的巨大差異表顯出不滿。玩家表示,此前展示的游戲畫面更精美,而騰訊正式版PV畫面質量下降,游戲真實質量辜負了玩家的期待,玩家感覺受騙。

游戲此前的宣傳視頻

騰訊PV中的游戲演示
實際上,Big
Monster五人團隊能夠得到騰訊極光計劃的資金技術支持,對游戲內容和市場表現將起到極大助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Taptap上的3個月將近190萬的預約人數被騰訊《光榮使命》2天超越,目前《光榮使命》官網的預約人數已經接近300萬,相比之下網易《荒野行動》內測玩家已接近600萬人。5人團隊制作的游戲,是否能敵國網易團隊制作的游戲,可能要在玩家的親身體驗中見真招。
極光計劃如何招安了制作人?
從《光榮使命》的介紹可以看出,《光榮使命》本身并不是直接由騰訊游戲發行,而是轉在極光計劃旗下,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要來源于極光計劃本身的特性。騰訊極光計劃于今年3月30日正式啟動,旨在招攬騰訊外部開發者和團隊,利用外部團隊將騰訊互娛的觸角往細分品類延伸。

網友惡搞
極光計劃曾許諾獎給予獨立游戲開發者資金和技術支持,并提供騰訊的發行資源,游戲將交于騰訊發行。只要有好游戲受到騰訊青睞,默默無聞的游戲可能就會因騰訊的發行迎來不一樣的市場反應。
從《光榮使命》制作人的發帖內容來看,制作團隊還拿到了此款游戲的內容和商業化控制權,對于獨立游戲制作人而言,既能吃到飯又能不違背良心,這樣的條件實在很難拒絕,《光榮使命》可能會跟以往氪金泛濫的騰訊手游有所不同。而騰訊則利用極光計劃平臺將國內所有獨立游戲開發者變成了自己的游戲儲備庫,解決愈演愈烈的游戲產品短缺問題。另外Big Monster為巨人投資,不排除雙方合作可能。
玩家對騰訊的抵觸情緒,可能源自于玩家對騰訊游戲氪金泛濫的歷史印象,或許極光計劃還肩負著“洗白”騰訊游戲,樹立騰訊游戲正面形象的意思,這點從《紀念碑谷2》的發行中可以看到效果。而騰訊重新樹立游戲品牌的計劃,可能包括了Wegame+極光計劃的新品牌陣列。
結語
“獨立游戲制作人也是要吃飯的!”
有平臺有資源有錢,憑借這些優勢,極光計劃獲得的可能會是眼下行業最稀缺的產品資源。極光計劃讓渡了眼前收益,將目光鎖定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