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來,沉寂許久的互金企業像雨后春筍般地扎堆赴美上市,從和信貸、拍拍貸、趣店再到融360,不同的是,他們已經實現了盈利,而融360現在一直還是處于虧損狀態。
羽化財經注意到,融360以旗下全資子公司簡普科技為名義提交IPO申請,在11月3日更新招股書中顯示,這家公司計劃募集最多2.72億美元,發行價區間定在8.50至10.50美元,證券代碼“JT”。此次交易承銷商為高盛(亞洲)、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

兩年半虧損超四億
融360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金融搜索為主的互金公司,目前已完成四次股權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1.86億美元。融360目前主要的營收來源是向金融機構收取的推薦費,另一部分收入則來自廣告費風控服務費。
其中貸款推薦服務占比最高,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貸款推薦服務的占比分別為69.3%、67%和79.7%,呈不斷上升趨勢。
與此同時,融360信用卡推薦服務的增長速度也在逐步降低,2016年四個季度信用卡業務的同比增長分別為517.1%、149.6%、107.2%、90.1%,2017年第一季度的信用卡業務同比增長35.2%,第二季度同比增速為88.6%。
這樣的業務模式也決定了融360的營收,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融360的營收分別為1.68億元、3.56億元和3.39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融360依然處在虧損狀態,2015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融360的凈虧損分別為人民幣1.96億元、1.82億元、4904.3萬元,過去兩年半共計虧損4.27億元。
招股書中顯示,融360平臺從借款推薦服務中獲得的收入在逐年減少,每筆貸款申請獲得的收入從2015年的22.27元下降到2016年的14.21元再到今年上半年繼續下降到10.67元。
連年虧損超過億元,運營模式堪憂,盈利狀況尚未明了,融360在這種狀態下為何還堅持上市?
來自資本方的“泰山壓頂”
有人說融360急急忙忙地上市,在于看到了趣店上市模式的成功,也有說是因為來自股權結構中投資方的壓力。
從更新招股書來看,目前融360持股最多的個人股東是風險投資機構光速中國的合伙人宓群為16.7%,創始人葉大清持股比例為9.6%,最大的機構股東則是紅杉資本,其關聯基金持股比例為17.6%。除此之外,聯合創始人的名單也從3人擴展到4人,去哪網創始人莊辰加入創始人團隊。
此外,春盛投資有限公司占股7.5%;云峰基金旗下Article Light
Limited占股6.8%;火炬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占股6.8%;凱鵬華盈中國基金II占股6.1%;LEFT BK Holdings Ltd占股5.1%。

從融360了股權結構來看,創始人更像是持股的高管,真正有實際控制權的在于資本方,看到拍拍貸、趣店等互金企業相繼遞交IPO,趣店市值飆升到百億美元,資本方怎么能不眼紅,對于資本市場來說,看中的更多是企業的潛在價值,在一個合適的時間賣一個合適的價格才是資本方的利益訴求。
在阿爾法狗在圍棋界震驚世界,人工智能的熱度就從未停歇,加之國家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重視程日益提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甚至顛覆了傳統金融行業格局。

融360也曾在今年8月23日發布了一款“融八牛”的金融AI機器人,能夠通過語音識別訪客的問題,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身份驗證,聯網后臺的智能風控系統可快速做出貸款額度預估,最終由融360合作的放貸機構作出放款決策。
雖然這款“融八牛”只是一款demo版本的平臺,相信未來也會不斷更新迭代。未來,人工智能+金融將成為各個互金公司搶占的海灘。融360若想扭虧為盈,發力人工智能或將是最好的出路。
赴美上市成互金企業的未來趨勢
自今年9月以來,已經有5家互金企業赴美上市,這波上市熱潮的背后,一方面能突破自身瓶頸,拓寬融資渠道,另一方面,美股市場相較于A股市場門檻較低,有利于互金企業的上市需求,赴美上市,這是今年互金企業上市的重要去向。
與A股市場發行上市相比,雖然美股市場準入門檻較為寬松,但其退市率卻非常高,股市優勝劣汰功能卻非常成熟。與此同時,在企業上市之后,若存在違規造假、信披違規等現象,則企業可能會承受著巨大的風險,甚至難逃法律的問責。由此一來,在嚴格的市場土壤下,赴美上市的企業也需要非常謹慎,而相關的財務數據、信息披露等方面,也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防出現漏洞而遭到嚴懲。
所以,融360要想在美股市場站穩腳跟,更需要提升企業自身的風險防御能力,并做好相應的信息披露、財報公開等工作,這樣才會降低在美股受到沖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