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們反映,《Game啟示錄》前三期知識性大過可讀性,吸引力不夠。好吧,筆者承認自己不是會捕捉熱點的作者……擦汗。為了響應小伙伴們的號召,我們這一期說說未來的游戲。
首先,我們先定義一個短期的未來,比如未來30年。30年聽起來不長,但其實已經是整整一代人,30年的時間也足夠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30年前我們還剛剛使用互聯網,但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話網絡的升級而已。而如今互聯網改變的不僅僅是通信方式,它更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社會結構。
30年后的未來,游戲會是什么樣子?我們這個系列文章的讀者,應該都是知識達人,想象力逆天的極客。筆者不敢在這些方面自詡高手指點江山。但筆者心中未來的游戲的樣子,可能會跟很多人所想象的大有不同。各位看官里面請,且聽筆者慢慢道來,是贊是踩皆由各位說了算。
未來的游戲什么樣?

VR是挺有意思的但是它帶來的疲勞感遠超樂趣
說起未來的游戲,讀者頭腦里閃現的鏡頭應該是這個畫風的:一個邋里邋遢的死宅,頭戴VR頭盔身穿虛擬設備,真身在一個黑漆漆的房間里對著空氣手舞足蹈,而虛擬人物在神奇的世界里跟怪物拼殺。呃,這個畫面可能來源于很多科幻電影……但其實,如果我們回顧一下那些已經“過時”了的科幻電影,也就是電影中描述的時間已經是過去式了,我們會發現一個小規律:一些硬科幻的東西還遠遠沒有發生,但是一些軟科技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卻遠遠超過了之前的想象。
我們還遠遠沒有會飛的車,會自動系鞋帶的耐克鞋,但140個字(Twitter和微博)卻在改變著媒體和出版行業,移動支付也正在改變著零售和金融業。如果給2017年的北京和1987年的北京分別拍一張鳥瞰圖做對比,你會發現城市變大變漂亮了,但你仍舊認得出那些高樓大廈還是鋼筋水泥,但你會不理解為什么人人都是低頭族,為什么買東西不再掏錢包,為什么不跟出租車打招呼直接拉開門就上。科技對生活的改變,不是更大更強的升級,而是從方式上的顛覆。
游戲也是如此,未來的游戲不太會很快以一種硬科幻的方式闖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可能離在游戲中觸摸到別人,聞到花香和嘗到美味,還有很長的距離。那些幻想著10年之內,可以在游戲里體會真正虛擬人生的玩家,可能會要失望了。但,也不用太失望,未來的游戲也會在其他方面,甚至我們目前想象不到的某些方面,深深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未來已來,只是你未曾察覺。
我們身邊的“大游戲”

其實駭客帝國早就來到我們身邊了
我們來看個“巨獸”——Facebook。根據2017年4月的數據,Facebook的單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了10億,月活躍用戶數已經將近20億。“20億呀,觀眾朋友們,這是什么概念呀?這是20個1億呀!”(不懂這個梗的讀者……你們還小)這個數字真的很夸張,如果說Facebook是一個國家,那么它是古往今來的人口第一大國,也毋庸置疑是GDP、科技、文化等等我們所能想到的方面的第一大國!微信和WeChat(微信海外版)合計的月活躍用戶也將近10億,要知道中國的3G和4G用戶也就是這個數字,我們幾乎可以說微信已經全網民覆蓋了。
等等,你在說筆者走偏了,你說Facebook是社交軟件,微信是通信工具,都不是游戲呀。但其實,成功的產品都是利用了人的行為心理模式,也就是游戲化的方式——結果可預測、行為反饋和目標滿足。玩家在游戲里辛辛苦苦的打怪升級,你以為玩家真的喜歡嗎……那很累的好不好。筆者是《怪物獵人》死忠,一款戰斗感受超牛的游戲,游戲時間2000小時以上。但是筆者每次打怪無非也都是為了掉落的素材和之后制作的裝備,而并不是為了虐怪而虐怪。玩游戲就是通過辛苦的過程,積累小小的進度,匯聚成大大的目標,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還有向朋友炫耀的優越感。筆者正在為《怪物獵人XX》全勛章而努力,而這一切就是為了最后發個朋友圈:全勛章達成,封盤!
一個剛剛工作的年輕單身女孩(別想歪了……只是外形畫像而已),白天工作很辛苦,晚上下班坐在一個西式快餐廳,點了一份意大利面和一杯美式咖啡,花了五分鐘拍了10張照片,選了一張之后各種美顏修圖,十五分鐘之后發了個朋友圈,才開始低下頭吃東西,吃的時候還時不時翻開朋友圈看看有多少人點贊。她會喜歡拍照嗎?未必。她會喜歡修圖嗎?肯定不會。辛辛苦苦地拍照修圖(過程),發到朋友圈之后為了獲得朋友點贊(進度),得到滿足感和炫耀之后的成就感(目標),喏,這完全就是游戲化的行為心理模式!

那話怎么說的?讓手機先吃!
所以,在筆者看來,無論是Facebook帝國,還是微信爸爸,其巨大的成功都是利用了人性,而不僅僅是“工具”。Facebook誕生于哈佛之初,還不就是用來給美女點贊,進而達到約炮目的的“調情”網站。什么美女排名啦,美女地圖啦,如果讓小扎來設計一款“中國式”的后宮游戲,筆者也相信他會是個中高手。而說到微信,筆者從互聯網圈中了解到,微信的第一次爆發正是其推出“搖一搖”和“附近的人”之時,其背后的用戶心理,想必讀者也心知肚明。
說到底,成功的產品無一不是利用了人性,而游戲則是對人性最深刻的把握方式。你要知道,玩家花幾十上百萬買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只有32×32像素加一堆數字的“麻痹戒指”哦。筆者說的不是小春哥……山雞是筆者偶像,請不要這樣消費他,求求各位友商了。
Facebook和微信朋友圈,其實是我們身邊的“大游戲”,它悄悄地來,撫摸我們人性中的柔軟,然后毫不留情地綁架我們,帶我們進入到它所構建的游戲世界中。而你更會發現,類似的情況也在很多行業,悄悄地發生著。
游戲侵入生活
你可以在FaceBook上和微信朋友圈中給朋友貼出的一張穿新衣服的照片點贊,你也許是為了禮貌,也許是覺得好玩,總之點贊與否好像無所謂。但是,真的是無所謂嗎?想想淘寶上的評分。店主給打了差評的買家寄大便,類似這種的新聞你肯定聽過不止一次。還有蘋果商店中的App打分和豆瓣中的電影打分,每個評分背后也有無數水軍的身影。

事實上如果一個產品沒有水軍也代表其品質的可疑性
為什么朋友圈的點贊目前還僅僅是娛樂,而淘寶、蘋果商店和豆瓣上的評分卻備受重視?其實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了,這無非是這些評價系統有沒有跟其他的利益鏈綁定起來。淘寶上的評分直接影響了買家的搜索量和購買信任度,蘋果商店的App打分影響到了App下載量和收入,而豆瓣中的電影評分直接決定了電影的口碑,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影的票房。
是的,我們也可以大膽猜想,現在的很多娛樂僅僅是娛樂,無非是還沒有跟其他的利益鏈綁定起來。而這種綁定一旦發生,那么,游戲還僅僅只是娛樂嗎?《黑鏡》是英國經典科幻電視劇,每集一個獨立故事,講述科技的改變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急轉直下》是《黑鏡》第三季中的一集,講的是社交評分系統主導了人們的生活。獲得高評分,如4.8分的人受人尊重;而低評分,如3.2分的人則被眾人排擠。故事中的女主角為了入住一個高檔社區,需要4.5以上的評分,進而鬧出來很多好笑又值得深思的故事。

再眾多水軍引導的產品中,我們還是習慣尋找那個高分的
這個僅僅是科幻故事嗎?各位讀者可以打開手機中的“支付寶”,找到芝麻信用一欄,看看自己的分數如何(PS,筆者是721)。現在已經有很多銀行認可芝麻信用的評分,來作為你的貸款信用評級。對于那些在螞蟻森林里相互澆水提升芝麻信用的人,你覺得他們是在玩游戲?還是在謀生活呢?
游戲已經入侵生活,游戲化的規則設計正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里。筆者認為,這種“軟科技”輕如春風拂面,但正在真正顛覆我們的生活。未來的游戲,早已在我們身邊。
2015是VR/AR元年,2016是AI元年,今年2017又被稱為物聯網元年。那些互聯網評論人,你們辛苦了
:P。筆者看好VR/AR,AI和物聯網,但筆者更看好這些技術背后給人帶來的組織方式的變革。Facebook沒有發明任何新技術,但它連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群;Google沒有生產一個網頁,但是它連接了世界上無數的網頁,進而變成超級入口。這個世界是符合冪次規律的,而其更本源的是“連接性”,連接性的技術會按照冪次規律來影響周圍的事物。讀者想必還記得上一篇文章《游戲中的協作》,文中拋出了一個重要思路:21世紀缺少的不是資源,而是資源的整合方式,而游戲是“人力資源”最合適的整合方式。

未來的游戲機是什么樣子或者未來沒有游戲機了?
所以,筆者大膽預測,VR/AR/AI/物聯網都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但由這些新技術所引發的,基于游戲化原理的人力資源整合,才會真正再次改變世界。未來10年,我們可能人人都帶著AR眼鏡,逛街看到商品,眼鏡上就會浮出朋友對它的評價和如何購買。我們可能隨身帶著ID手環,無人機送貨不再送到你的“收貨地址”,而會直接送到你的手上,哪怕你正在咖啡廳喝咖啡,或者正在床上做羞羞的事情。我們的生活都會更加方便,但一天24小時是不會變的,節省出來的時間去做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問題和大機會。時間其實并不是稀缺資源,注意力才是,所以人類的進步不會是因為“更方便”,而會是因為“更有趣”。

AR眼睛更像極客玩具不具備普遍和實用性
屆時,我們不會討論AR眼鏡有多么的酷炫,我們會討論身邊出現的一個新群體——街客。TA們的生活方式就是逛街、逛街、逛街,逛到腳軟,買到手軟,吃到嘴軟。TA們一邊逛街,一邊把看到的新奇商品,吃到的特色食物,通過AR眼鏡統統直播到網上。TA們跟需要靠打賞活下去的主播不同,他們本身就是渠道就是品牌,店家會極其歡迎他們,甚至給他們免費商品和食物。其他用戶在網上討論著TA們的品味,時不時地被吸引過去親身體驗一下。用戶還會給TA們打分,把TA們分成青銅街客、白銀街客、黃金街客和鉆石街客,等級越高的街客越會讓用戶認可,TA們光顧的店鋪也會生意興隆。鐺鐺鐺,這就是未來的游戲——《街客浮沉錄》,它即是一個游戲,也是一個新行業。
結束語
關于未來,我們可以不用太關注前沿科技,其實多關注一下身邊即可。未來已來,只是你未曾察覺。未來的游戲,也正在身邊,我們也早已身在其中。我們無需緊張,只要擁抱人性,相信積極的力量,相信這種改變世界的力量。
以上。
狹義的游戲在你手中,廣義的游戲無處不在,挖掘游戲背后的原理,探求游戲給世界的啟示。《Game啟示錄》,陪你走近游戲世界,走進世界這個游戲。
作者簡介:
劉睿(青果靈動CEO)
出生日期:1981年生于天津。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職 業:游戲創業者,3D圖形引擎技術專家
主要成就:游戲行業十大新銳企業家

劉睿先生是計算機軟件技術出身,游戲設計與3D圖形引擎編程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一位游戲玩家和游戲創業企業家。劉睿先生獨立開發了中國第一款自主知識產權的3D圖形引擎Fancy3D,并籍此于2009年創立了北京青果靈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
Fancy3D圖形引擎,《天紀》《仙紀》《黑暗之光》《大戰神》《魔法王座》《狂暴之翼》《軍師聯盟》
個人榮譽:
2014年,中國游戲行業十大新銳企業家
2016年,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獲資助人員
2016年,石景山區科學技術一等獎
2017年,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
人物經歷:劉睿先生于2003年畢業于南開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在游戲開發行業工作多年,承擔核心技術研發相關工作。2009年,劉睿先生與合伙人創立了北京青果靈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獨立開發了中國首款自主知識產權的3D圖形引擎——Fancy3D,以技術顛覆者的身份挑戰傳統游戲市場。
至2017年中,劉睿先生帶領青果靈動發展至300余人,開創并壯大了3D頁游這一細分市場,青果靈動也隨之成為了3D頁游領域的領軍研發企業。2016年,青果靈動進軍手游市場,首款3DARPG手游《狂暴之翼》在國際市場大獲成功,成為2017年上半年海外ARPG手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