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9月28日消息(報道:趙瑜沁)關于今年3月游戲IP“10億展望”的豪言,阿里終于要兌現了。如今,騰訊和網易在游戲市場上的競爭愈發激烈,兩個廠商以絕對的市場占有率霸占著國內的游戲市場,而阿里也按耐不住拓展游戲領域的“野心”,想在游戲市場分一杯羹。
9月26日下午,阿里文化娛樂集團宣布正式成立游戲事業群,下設開放平臺事業部和互動娛樂事業部。同時,由網易前COO詹鐘暉(叮當)等創辦的廣州簡悅并入阿里游戲事業群。
阿里游戲板塊動作迅猛
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在員工內部信中表示,游戲事業群將沿襲阿里大文娛的班委會領導制,由班委會共同制定游戲事業群的戰略,推進業務策略的落地執行。游戲事業群下設兩個事業部,互動娛樂事業部由詹鐘暉(叮當)分管,開放平臺事業部由史倉健分管。
2016年1月,整合完阿里手游的業務的UC九游,更名為阿里游戲,在廣州簡悅并入阿里游戲事業群后,阿里游戲完成了組織結構升級和收購業務兩大工作,或正式向游戲產業進軍。
游戲市場巨大,阿里不甘落后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游市場規模超1600億元,預計2017年將超過2000億。而在800億手游市場中,騰訊和網易的自研手游總流水占手游市場銷售總量的51%,Top10游戲企業自研移動游戲產品總流水占據了總量的74%,市場已經呈現明顯的兩強爭霸格局。

根據2017年上半年各大游戲廠商的財報顯示,騰訊游戲以466億元位列第一,網易游戲以201.65億元排行第二,而第三名完美世界跟網易游戲差距明顯,只有30.7億元。騰訊游戲和網易游戲在游戲領域還是占據絕對市場。而阿里加入游戲產業,不知能否打破“兩強爭霸”的局面。
“一個大文娛”生態再升級
在9月19日大麥戰略發布會上,俞永福分享了阿里大文娛成立一年多的戰略思考,并提出了“一個大文娛”的理念。他判斷,中國文娛產業進入了整合發展的時代,未來大文娛將成為產業常態,如果不具備生態能力,將無法實現產業間相互銜接,將會存在很多資源和能力的缺陷。
詹鐘暉在內部信中坦言:“整體而言,在人口紅利噴發、端游用戶大遷徙的時代,簡悅尚未成為表現最出色的游戲團隊。在創新與“套路”、游戲性與商業化、核心玩家與大眾用戶等方面,我們有理想、有情懷,卻受限于資源有限、體量不足,沒能準確地把握好市場的脈搏。”
但是,詹鐘暉在全員信中又表示,加入阿里后,團隊未來將不再受困于資源所限,在游戲精品自研方面,既胸懷大志,又腳踏實地,不斷提升專業水準,在研運一體的思路下,未來將持續推出高流行度、高美譽度好作品,為阿里大文娛戰略做出貢獻。
在阿里大文娛成立現場娛樂事業群之后,短時間內阿里大文娛就成立了游戲事業群,這是俞永福提出的“一個大文娛”生態理念的又一次升級。
在今年3月的戰略發布會上,阿里游戲曾透露將砸10億元助力游戲IP生態發展,并啟動游戲國際化戰略。而阿里游戲此次推出IP合作開放平臺,無疑將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打造文學影視游戲閉環,將阿里旗下影視、文學、動漫等游戲IP進行更直觀的展現。此次阿里在游戲產業的加速布局,是否會打破游戲市場“兩強爭霸”的局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游戲廠商想要有更大的作為,啟動國際化戰略或許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