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愛之心,助力公益慈善。當代,慈善活動不再只是一小部分人的使命,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士、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借助互聯網信息的高速傳播性,讓慈善公益通過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等信息流形式得到快速發酵及點燃,甚至產生引爆整個社交網絡話題的效果,極大程度的擴大了社會對公益事業的關注度。
想必大家尤記得2014年的“冰桶挑戰”,這是一下科技旗下秒拍視頻,聯合諸多明星一起關注漸凍人發起的線上公益活動,開啟了短視頻公益的先河。此次慈善公益借助秒拍視頻的社交性,極大程度的引起了大眾對漸凍人群體的關注,也讓公益的發聲被更多人接收到。此后,各類形式的公益活動在社會上開展開了,“短視頻+公益”因為高效顯著的特點成為主流傳播方式。
20輛救護車駛向安徽、重慶 2017#畫出生命線#正式啟動
2017年8月15日上午,一下科技攜手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芭莎公益慈善基金在北京舉行“2017思源救護中國行”救護車發車儀式暨“2017畫出生命線”啟動儀式,再向安徽、重慶兩地的貧困縣醫院捐贈20輛救護車。

為什么說是“再次”,事實上,早在2016年,一下科技便瞄準偏遠地區救護車短缺之困局,在一直播平臺推出“畫出生命線”公益直播活動,以筆傳情,繪聚愛心,助力芭莎明星慈善夜,為貧困山區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基本的醫護設備和救護車支持。當時,包括唐嫣、李小璐、賈乃亮、楊冪、井柏然、陳赫等140位明星大咖參與到直播中,通過直播畫救護車的形式,共籌集善款折合人民幣144.7萬元,直播時長近100小時,累計觀看超4億人次。此次,這批善款已經轉換為20輛救護車,正式發車駛向安徽、重慶兩地的貧困縣醫院,而這批的救護車將惠及上百萬人口。

在本次的2017#畫出生命線#啟動儀式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曉林,時尚集團總裁、BAZAAR明星慈善夜創始人、芭莎公益慈善基金管委會主任蘇芒,一下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韓坤等出席發車儀式。一家互聯網科技企業、一家時尚雜志媒體、國家扶貧基金會,三方的集合碰撞造就了當下中國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公益事業,芭莎慈善夜也開啟了直播+公益模式的先河。
秒拍+一直播+小咖秀,這是一家自帶公益基因的企業
“身為企業,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一下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韓坤先生在活動中表示。從秒拍到小咖秀,再到一直播,一下科技旗下的每一款產品都有著顯著的公益基因。

2014年,秒拍在微博發起“冰桶挑戰”,號召諸多明星解救漸凍人;2016年5月,一直播聯合多家機構發起“愛心一碗飯”公益活動,為貧困地區兒童母雞善款超147萬;2017年7月,一直播再次發起公益活動“帶我回家”,聚焦流浪小動物,吸引130位明星參與直播,觀看量突破2億……一下科技充分發揮旗下一直播、小咖秀、秒拍等產品形成的矩陣優勢,讓公益與視頻社交產生良好交融,深入公益的垂直細分領域,擔負起了中國公益傳播的力量。
不難發現,作為國內互聯網新興企業的代表,一下科技有著兩張企業名片:一張是以秒拍、一直播為代表的視頻社交名片,一張則是基于企業產品之上的公益品牌。產品與社會公益的結合,讓一下科技的未來發展之路區別于其他企業,也更加值得期待。
今年是芭莎明星慈善夜15周年,一下科技與”BAZAAR明星慈善夜”的合作也將更進一臺階。其中,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秒拍將持續助力活動聲量的擴大,延續“明星+直播+公益”玩法,而直播與短視頻雙向聯合,也將將更多公益活動帶到更多人的視野中,讓公益推廣深入人心。
“直播+短視頻”雙管齊下,一下科技的產品矩陣力量
眾所周知,在很多偏遠地區,一旦出現病員需要急救,常常因救護車短缺耽誤病人的黃金救助時間。“預派無車率”高、急救需求量大、現有救護車老化嚴重等現狀,一直是我國救護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僅是救護車,諸多貧困地區人民的生活、醫療、學習等問題都亟需得到關注,但人群多、群體分散等問題也擺在面前,如何能夠有效集聚更多的力量,讓更多人的愛心發揮在需要的地方,讓公益之路變得透明、放心,是備受各界關注且急需解決的問題。

秒拍、小咖秀等短視頻APP的火爆,讓視頻社交的價值得到放大,明星、KOL、自媒體人、公眾都能自由發聲,社會各界的監督力量也讓短視頻下的活動真實性得到保障。在這一點上,此前諸多的線上公益活動都能為此做背書。基于短視頻公益的良好傳播效果,直播這一形式得到進一步發酵,移動、實時、互動等特點拉近了遠在千里的各方距離,通過線上實時募集的方式更有效的壯大了公益的力量。
事實上,無論是微博、微信等社交渠道,還是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中國人每天從各個渠道看到的短視頻中有95%以上都帶有秒拍角標。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一下科技旗下秒拍與小咖秀的日播放量峰值已突破30億次,日均上傳量峰值達200萬條,秒拍、小咖秀、一直播三大產品全平臺日覆蓋用戶超過1億,涵蓋視頻創作、分發、互動、社交,與千千萬萬人的生活緊密交融。這樣大的體量及社交優勢,勢必能夠幫助中國的公益事業走向更遠,而“短視頻+直播”的傳播形式也將得到更多的價值發揮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