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速途網曾觀察到,一向剛烈的董明珠對于小米要發新空調這個事保持沉默,十分反常!(原文可點此閱讀)文章被多方轉載,獲得不少認同。也有米粉留言,希望小米在空調領域扮演“價格屠夫”,在董小姐的地盤殺個天翻地覆。

而今天,智米空調正式發布,4399的售價與隔壁董小姐的一款配置類似的空調價格相同,這個價格沒有給米粉驚喜,但將小米和其供應鏈企業智米的態度表露無遺——看看不打價格戰,我的產品能賣成什么樣?

成長: 設計驅動下的野蠻生長
事實上,此次發布的乃是“智米”品牌,是小米生態鏈企業中四只“獨角獸”之一獨立發布的產品,與雷軍和董小姐的恩怨基本上沒什么聯系。只是名字中帶“米”總讓人聯系背后的大東家雷軍,更何況4399元的定價是大有學問的。
很難說兩者誰更好,格力自然是掌握了核心科技的格力。而智米空調則是標準小米生態鏈打法。
同仁堂自有古訓: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做產品講究“人工”“物力”,“物力”可以通過瘋狂堆料得到一套好看的參數指標。而人工則是研發者對于產品的用心程度。如何體現“人工”?是瘋狂的營銷宣傳,還是勾起購買者的民族榮譽?

小米的聯合創始人劉德表示,小米生態鏈要做“生活中的藝術品”。幾乎所有小米生態鏈的新品展示中,設計都是要著重被強調的項目,而且不僅要展示外觀,還要展示拆解后內部的美感,強調“美不止一面”的理念。
在米家這種極簡主義風格的設計的驅動下,既向用戶傳達了設計上的工匠精神,也方便了使用時布置與收納,加上和主流產品差不多的體驗,配上極具“殺傷力”的價格,便是小米生態鏈的成功之道。
成熟:小米生態鏈公司開始“斷奶”
然而這一現象,至少在價格方面,隨著4399元的智米空調開始被打破了。
小米生態鏈項目啟動之初,靠的是小米雷軍以及各高管在行業內的人脈,從各個傳統行業挖來人才,并出錢、出地,甚至用小米品牌做背書,共享米粉用戶資源。

在小米的扶持下,小米生態鏈企業得以瘋狂發展,已有16家企業年收入過億,甚至還有4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隨著生態鏈企業的逐漸成熟,小米也開始對生態鏈企業開始“斷奶”。讓生態鏈企業自己設計生產產品,直面市場競爭,不僅有利于提高生態企業應對競爭的積極性,更能讓企業適應獨立存活。
反哺:生態鏈公司承載小米百貨盈利重任
不僅如此,在小米體系中,小米生態鏈還將肩負起更多的責任。
隨著智能手機產業鏈的飽和,手機同質化愈發嚴重,應對競爭,小米手機一方面要“探索黑科技”,另一方面要壓低價格與其他廠商進行價格戰的血拼。
激烈的價格戰,讓手機成為了薄利多銷的產品,而小米生態鏈企業所涉足的領域,還多是傳統企業為主導、擁有較高利潤率的行業,即使以價格屠夫的角色加入游戲,也仍會保留一些利潤空間。
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盈利,為小米系統提供了充足的利潤保障,讓輕裝上陣的小米手機在價格戰的戰場中義無反顧的廝殺,作為智能家居的中心垂直深耕。
換言之,便是小米的品牌背書讓生態鏈得以茁壯發展,而生態鏈反哺手機業務讓小米手機大幅減輕了盈利壓力全心面對競爭,得意手機領域垂直深耕,也讓圍繞其發展的生態鏈企業制造了生存空間,從而形成互相裨益的“共生”關系。

所以,4399元的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也許并不向生態鏈其他產品那樣“薄利多銷”,但卻是小米生態鏈從最初性價比,走向成熟高端、追求利潤的開始。
至于智米空調能在這個領域分得多大一碗羹,我覺得我們不如學格力的董小姐一樣靜觀其變,讓市場來證明它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