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篇《2017年中國消費者報告》中指出,目前中國的消費者更愿意追求健康、有體驗感的休閑生活,為提升生活品質,消費者對于離家旅游度假的需求也不斷釋放。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國內旅游人數達44億人次,增長率為11%,在如此旺盛的旅游需求下,預計2017年國內旅游人數將達到49億人次。近期,恰逢暑假,暑期旅游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全國各地景區的景象如同夏日的溫度一般火熱。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通過抓取2017年第二季度國內在線旅游用戶調研數據,探討旅游市場發展趨勢。
7、8月為旅游旺季

從全年出游時間趨勢來看,每年的
7、8月份為出游高峰期,這個時間段恰巧為暑假,與寒假相比,氣候更適宜外出旅游,而在旅游群體中,以學生和家長為主;10月份為另一個出游高峰期,“十一”小長假為人們出游提供了時間基礎;2月、4月和5月皆有出游增長點,這幾個月當中分別有春節、清明節和勞動節,法定節日往往會帶來周邊短途旅游熱;而3月份出游熱度最低。總體看來,人們全年出游時間趨勢與節假日時間相吻合。
42.6%游客旅游預算在3000-5000元

在旅游活動中,以“住”和“行”的消費最為基礎,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不同人群對于旅游活動的消費檔次有著不同的要求,調查數據顯示,42.6%的游客旅游預算為3000-5000元,29.4%的游客旅游預算為1000-3000元,預算在1000元以下的占20.8%,另外還有7.2%的游客旅游預算為5000元以上。
名勝古跡最受追捧

旅游的目的一般以放松身心、開拓眼界、與朋友和家人溝通感情為主,在旅游地點選擇上,一般也會有一定的目的和偏好。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上千年的歷史造就了諸多名勝古跡,這也成為國民乃至全世界游客的旅游勝地。調查數據顯示,選擇去名勝古跡旅游的占39.5%;主題樂園在最近幾年熱度大增,受青少年和兒童群體的喜愛,成為親子旅游的首選;從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解放出來,人們往往會選擇去寧靜婉約、古樸醇厚的水鄉、古鎮,亦或是擁有獨特生態風景的海濱、海島旅游;另外,繁華都市、自然景觀、動物園和海洋館也頗受歡迎,分別占比20.6%、17.1%和10.5%。
熱門旅游城市TOP10

熱門旅游城市TOP10中,前三位分別為上海、北京和三亞。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更是有“東方巴黎”的美稱,一直以來都吸引眾多游客游覽,尤其是在2016年6月開放上海迪士尼樂園后,一度成為國內最熱門的景點之一;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眾多名勝古跡,成為旅游愛好者必去的城市之一;三亞擁有美麗的海濱風光,又被稱為“東方夏威夷”,良好的空氣質量,絕佳的海島風景頗受全國各地游客的追捧。
TOP10中,排在后面七位的分別為廈門、麗江、南京、天津、成都、杭州、廣州,其中以南方城市居多。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認為:旅游亂象一直都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相關部門對此也不斷施以更加嚴謹、嚴格的法規政策。8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旅游條例》就對北京重點景區開展聯合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一日游”。除了監管政策外,一些利民的政策也一定程度上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支持,今年9月1日起,國內將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對于在外出游的游客而言,此舉一方面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通訊服務,另一方面也減少外出旅游的通訊開支。旅游消費環境日趨健康,便有條件向更為創新的領域發展。當下正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際,軍事旅游、紅色旅游的熱浪強勢撲來。針對不同特殊時間段開發專項旅游活動已成為旅游市場競爭、發展的趨勢,另外,隨著人們旅游消費需求的不斷升級,老年旅游、醫療旅游等新領域也將逐步完善,以進一步延伸旅游產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