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IP泛濫的時代。人人都在講IP,那么IP是什么?IP能夠創造多少價值?IP變現潛力又有多大?
IP作為一個名詞短語的縮寫,除了讓人聯想到IP地址和Iphone,很少有人會想到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互聯網時代的IP熱,是在互聯網的土壤上培育發展起來的一個故事、概念、形象、甚至一句話,它可以涉及多種領域,音樂、影視、動漫、游戲等。
日前,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有望成為文學第一股。
內容變現已成大潮,質量是增強用戶粘性的關鍵
這是一個內容創業的時代,產業資本早已大舉進入內容創業的產業,內容變現已然成為企業所追求的。
公開資料顯示,閱文集團于2013年4月22日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前身為騰訊文學。2015年,騰訊文學收購盛大文學后,成立了新公司閱文集團,統一管理和運營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小說閱讀網、瀟湘書院等網文品牌。
起點網、瀟湘書院等都是市場占有率較大的幾大網絡文學平臺,豐富了閱文集團的內容存儲。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閱文集團共有530萬作家,840萬部文學作品。包括《大主宰》、《完美世界》、《雪鷹領主》、《龍王傳說》、《武煉巔峰》、《擇天記》等多部2016年網絡熱搜作品都已劃入閱文集團旗下。
平臺的聯合,加上海量的內容,使得廣告、付費閱讀、會員等在線閱讀的收入成為閱文的主要變現業務。
內容變現是在優質的內容基礎上實現的,優質內容是說服用戶付費并吸引廣告商的直接手段。
不論是微信公眾號的打賞功能,還是電子平臺付費閱讀,都預示著知識付費進入洗牌期。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用戶粘性、用戶活躍度,這就讓“復購率”和“續訂率”成為行業焦點,因此針對付費內容質量的質疑,知乎live推出“七天無理由退款政策”。
內容獨特性打造IP個性化,IP變現打造文化產業鏈
并不是每一個IP都能活下來,內容變現需要打造獨特IP。
游戲改編成影視作品如《仙劍》系列;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如電影《小時代》;漫畫改變成電影如《十萬個冷笑話》;海外作品改編如翻拍韓國電影《奇怪的她》的《重返20歲》;綜藝更是如此,韓綜引進風靡熒屏,其中拍成大電影、衍生小游戲的不勝其數,而這些原版就是所謂的IP。
IP變現的過程就是一個文化產業鏈貫通的過程,當一個IP在一個領域崛起,要變現就要使其強大,進行再創作衍生到其他領域,比如何炅作為主持人是一個IP,在有了一定知名度后拍電影,那么《梔子花開》就是他衍生到電影行業的IP。
從一個IP發展成一個IP體系,從一個品牌發展成一個品牌集群,整體就是一個品牌與其衍生產品一起建隊發展影響力。比如同道大叔3億賣身,這個超級IP在半年內落地變現,從最初的“同道大叔”及“12星座”的IP形象化,到線下實體店,打造出一個同道大叔的IP體系。
作為IP改編的上游,2016年網文改編影視、手游TOP10中90%的原著小說來自閱文集團。其中,《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瑯琊榜》、《盜墓筆記》等近年來霸屏的影視大多數都出自閱文。
據了解,閱文正在加速全產業鏈的拓展。2017年1月,閱文宣布以源生IP價值做為開發標準,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為產業提供大數據和用戶群像,捕捉IP粉絲的偏好以形成粉絲畫像,為IP的開發和運作提供指導,讓源生IP價值的挖掘更加有序、高效。
文化產業大繁榮+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網絡文學平臺的發展,內容變現成為主流,創作優質內容、拓展變現方法成為內容創業者的關注和創新。作為在線閱讀這一垂直市場的佼佼者,閱文如何講好IP故事,取得投資者與市場的信服,將是影響閱文未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