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成立一年的藍港影業一口氣發布了16部作品的片單,是讓八姐有點沒想到的。要知道去年這個時候,王峰宣布成立藍港影業,發布會開的空洞異常,除了一些概念和方向,被人記住的只有一句“此生若我不做電影,一定會后悔莫及,悔得像咸魚一樣”。

當時藍港的入局,很難不被外界解讀為“炒概念”。要知道過去兩年資本入局影視文娛行業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而只要是個稍微有規模的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成立了“影業”公司,都希望憑借一把“互聯網思維”黃金寶劍,橫掃傳統電影電視行業。
雖然藍港成立影業的時候,已經提出“影漫游”三個產業協同發展的概念,但當時看來藍港和影視文娛行業最有關系的,也就是游戲IP改編成影視劇作品。真是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藍港影業的首部作品網劇《我與你的光年距離》收官播放突破11億,還在近期給出了16部作品的片單,并且確實與不少大咖達成合作。
比如首次打通影漫游的游戲IP項目《蒼穹之劍》,
將由《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編劇白一驄團隊擔綱總編劇。還有天下霸唱與中國懸疑第一人蔡駿聯手打造的《鎮墓獸》、古風動漫IP大作《古樂風華錄》,這些IP都將啟動一線制作班底。于此同時,藍港影業還啟動了經紀業務,已經簽約數個小鮮肉。
相比之下,過去兩年很高調的很多“互聯網影業”公司,其實基本上都沒了太多聲音,藍港影業究竟是如何從白紙走到真實作品的,八姐認真研究了一下,發現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王峰本人。很多年前知名記者雷曉宇寫過一篇關于王峰的文章,她形容王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悍匪、一半是書生。這篇文章在當時非常出名,因為“悍匪”和“書生”兩個詞,準確的描寫出王峰這兩個相互依賴又相互矛盾的氣質。

王峰悍匪的一面無需多言,從在金山做職業經理人,到角色轉換至創始人,一手創辦藍港并在香港上市。而文藝的一面近幾年越發被外界熟悉,比如在今年3月藍港成立10周年時,王峰手持吉他彈唱了一曲《刻下你的名字》,并以彈唱歌手形象出現在這首歌的MV中。
其實對于王峰來說,質疑聲從來沒斷過,要知道文化影視行業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深,但是從藍港影業這么快速的發展,可以看出王峰是真心熱愛互聯網和娛樂,要不然真的不會有這么高的執行效率。
第二,則是藍港影業的合伙人機制。剛才八姐也提到了文娛產業水很深,這不是一個像互聯網產業一樣透明、且有章法可循的行業,黑匣子操作非常多,門外人始終會是門外人。
藍港影業之所以能快速推出產品并尋求一些資源,和合伙人制度關系緊密,而這在傳統影視行業是不可能出現的:王峰陸續邀請了嚴雨松、任兆年同藍港的老將齊云霄一起組成了藍港影業的初創團隊,三人分別深耕于互聯網、影視娛樂和游戲領域。
擔任藍港影業CEO的任兆年,擁有超過20年娛樂行業從業經驗,曾任BMG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YY娛樂總經理。擔任藍港影業總裁的嚴雨松,則曾擔任TVB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擔任過影視投資制作人、監制并策劃過《花木蘭》、《鴻門宴》等高票房高收視的作品。
王峰自己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感嘆,雖然合伙人之間有很多的碰撞,但總體價值觀的一致,讓整個團隊融合的非常好,才能這么快的速度出這樣一份80分的成績單。
第三,則是聚焦95、00后。文藝青年的心中總是住著一個孩子,王峰顯然也是這一類人。在藍港影業的大戰略上,王峰提出了兩個很有意思的概念:
一是“半大孩子”。王峰認為,今天的孩子們都在打Moba游戲、看動漫和網劇,移動互聯網為今天的網生代提供了可以更加自由生長的土壤。所以移動娛樂市場已經是半大孩子們的天下了,而這也是藍港影業的方向。
二是“FUN”。王峰認為,現在已經有很少年輕人談“愛”,因為“愛”這個字太沉重,一愛就有可能恨,或者有一天放不下愛。藍港內部常常用一個英文單詞“FUN”,認為這樣一種有樂趣的喜歡,能夠讓年輕人保持長期新鮮感、好奇心和創造想象力。
這兩條也決定了藍港影業的基調,包括未來在影視、漫畫及游戲上的方向。
其實像王峰這樣的“前輩級”創業者,在今天應該已經能夠功成身退,但還堅持在一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八姐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真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