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擔心虹膜解鎖會燒壞眼睛的,恐怕和老婆懷孕挨個敲門讓鄰居家關掉Wi-Fi的是一類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2日新聞報道,多名S8用戶在使用之后稱,使用虹膜掃描后眼睛感到尖銳疼痛和眩暈,有些用戶已經重新使用指紋掃描功能。雖然韓國公司(指三星)表示虹膜解鎖技術安全,但有研究表明,眼睛中的蛋白質對紅外輻射非常敏感,可能會導致白內障。
消息傳出后,便在整個互聯網內不脛而走,不少人開始擔心起虹膜解鎖的安全性來。
那么虹膜識別技術真的安全嗎?今天,磕機君就來簡單科普一下虹膜識別的真面目。
虹膜識別究竟是什么?


虹膜識別,作為一種繼指紋識別之后,安全性極高的生物識別技術,近幾年來開始逐步被手機廠商采用,成為新的手機加密解鎖方式。
虹膜識別的原理并不復雜,通過攝像頭掃描人眼虹膜上的紋理結構,并生成特定的編碼序列,然后將這段編碼存放到手機的硬件加密區域內。相比指紋識別,無非是將接觸式的傳感器,變成了手機的攝像頭。
而到了Galxay S8上(其實Note 7也采用了同樣的硬件),三星為了提供更好的識別率,在硬件上選用了一組“紅外線LED燈+紅外光高感攝像頭”。使用時,紅外線由LED燈照射在人眼虹膜上,再由高感攝像頭記錄虹膜信息。
那么問題來了,三星S8的紅外線究竟會不會對眼睛產生嚴重危害,甚至引發白內障呢?
虹膜識別會對眼睛造成危害嗎?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紅外線究竟是什么。


紅外線是自然界常見的一種電磁波,波長為760nm到1mm,介于可見光與微波之間。自然界所有溫度高于絕對溫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都會不斷地輻射紅外線。
可以說,紅外線是物體向外輻射能量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通常以“熱”的形式來體現,而且物體越熱,向外輻射紅外線的能力就越強。北方人冬天用來取暖的紅外線取暖器,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由于紅外線不具有電離效應,所以對人體產生的傷害主要來源于熱效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燙傷。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蛋白質變性溫度需要達到70℃,即使低溫燙傷,也需要50-60℃持續數分鐘才可能發生。
況且,在國內外均有標準對于紅外線輻射強度進行嚴格限制,例如歐盟所采用的IEC/EN 62471 標準和國內的GB/T 20145標準,都對燈的光生物安全性進行了強度的限制。三星的虹膜技術必然也要進行相關的測試,符合相關的標準方可量產上市。
而虹膜解鎖所使用的LED燈,光照強度通常僅為IEC 62471標準的十分之一,強度略強于自然光。也就是說,S8的紅外線LED燈想要對引起眼球內蛋白質變性,引發白內障,其輻射功率需要在解鎖的幾秒鐘之內讓眼球內部溫度瞬間提高30-40℃,是根本不可能的。
眼睛為何會感到不適?
既然虹膜識別的紅外線強度不太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那么為什么眼睛還會感到不適呢?
這很可能與紅外線LED燈過亮,且可見光譜呈紅色引起的視覺疲勞有很大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在盯著一塊紅色物體時間過長后,抬起頭再看其他物體會呈現出綠色,并且眼睛會覺得非常不適。
(不信的小伙伴可以緊盯下圖30秒,你會感到眼睛一場疲勞,再抬起頭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綠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是因為肉眼在注視某種色彩是時,視覺范圍內的有色光便會刺激視網膜上的錐細胞,從而產生我們所看到的色彩。
但是當錐細胞長時間注視某種顏色后,對于該顏色的刺激便會產生疲勞,并為緩解疲勞產生這種顏色的互補色,而綠色恰恰是紅色的補色,所以我們的眼睛在長時間看過紅色物體之后看別的物體會發綠。這種現象,還會隨著視網膜上感光細胞和光刺激后的疲勞程度加深而加深。


所以說,多數用戶使用S8感到眼部不適的原因,很可能并不是因為紅外LED對于眼球的灼傷,更有可能是因為在暗處使用虹膜解鎖,較強的可見紅光引起的暫時性的視覺疲勞。
然而消息一到了媒體的手中,則慘遭過分解讀,甚至不談輻射強度,直接將其與紅外線導致白內障的研究聯系起來,總讓人覺得不(bie)負(you)責(yong)任(xin)。
不過,雖然虹膜解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但由于每個人的體質敏感程度存在差異,在這里還是要提醒各位S8用戶,如果在使用虹膜解鎖時,若發現眼部不適,還是建議立即停止使用虹膜解鎖,如果不適癥狀沒有緩解,請及時去醫院就診,遵照醫囑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