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為期三天的2017武漢斗魚嘉年華閉幕。據官方數據統計,本屆斗魚嘉年華入場人次達35萬,線上累計觀看超1.7億人次,刷新了武漢市單日活動參與人數記錄。
斗魚嘉年華開幕式上,斗魚CEO陳少杰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努力將斗魚打造成為繼BAT之后的互聯網‘第四極’,形成互聯網界的‘BATD(D代表著斗魚)’。”
在直播行業競爭舉起激烈的現狀下,斗魚在自己年度活動上將自己對標BTA,是憑借主辦方的底氣以BTA自抬身價還是自身變革的前兆?
直播紅利期消退 垂直內容能突圍?
活動期間,斗魚聯席CEO張文明接受媒體群訪,就直播行業現狀和未來講出了自己的理解:
“以前隨便吃個飯直播一下就有打賞,今后是內容上的精耕細作才會有發展。今年看到有不少小直播平臺達不到要求不斷地退出,這個行業也進入了洗牌階段。”
速途網在詢問今后斗魚在競爭中,會將重點放在哪些方面時,張文明表示:“不管是用戶的經營還是變現方式,直播內容才是重點,有了好的內容才會有用戶,才會有變現的前提。”
張文明認為,整個直播行業紅利期在持續削減,目前有接近50%的網民成為直播用戶,用戶規模即將觸及天花板,行業在未來一兩年內的競爭將更加明顯。用戶度過新鮮期后,將對直播內容有更高的要求,直播吃飯月入上萬的案例將一去不復返。
同時直播網站內容要更加親民化、了解用戶需求才能繼續發展。他認為,今年將會有更多內容不達標的直播平臺被迫退出,而整個直播行業將在用戶對內容質量的挑剔中迎來洗牌。
對于直播內容的發展方向,張文明表示游戲是斗魚直播的第一大品牌也是發展重點,將會加強在電競、手游方面深耕;同時從滿足用戶及豐富平臺內容角度,會對垂直化品類如二次元、音樂、財經、汽車等內容進行深耕。
巨量用戶基數及其需求的依托下,直播電商等垂直類直播的嘗試,也是斗魚走出傳統游戲、秀場直播后,開始與其他領域融合的第一步。
斗魚的“第四極”計劃 畫餅還是宏愿?
通過何種途徑終結一個行業的競爭,并成為行業最成功的獨角獸,或許是每個正處于焦灼競爭中企業的當務之急
。在張文明的描述中,他認為直播行業帶有其他行業中罕見的強馬太效應:
平臺越大,主播越多,提供的內容越多,內容越多觀眾越多,形成良性循環,對其他的平臺造成非常大的碾壓,直播平臺最后是集中化的趨勢。
在斗魚嘉年華開幕式上,斗魚CEO陳少杰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努力將斗魚打造繼BAT之后的互聯網‘第四極’,形成互聯網界的‘BATD(D代表著斗魚)’。”
除了借BTA抬一下斗魚的身價,這似乎也暗示著斗魚開始準備跨出“直播”局限,憑借手中已有資源大干一票。
傳統直播行業既是一個燒錢的“神坑”又是挖掘不盡的金礦,直播網站初期巨額的寬帶和簽約費用、高輿論高風險讓不少擠進這場洪流的小公司倒下,成為后來者的墊腳石,即使在燒錢大戰中頑強屹立的斗魚,也差點倒在了凌晨四點的“造人”風波。
抗過了一波波風浪的斗魚最終成為行業拿來對標的標桿,其營收數據也成為業內關心重點。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張文明曾表示斗魚在2016年總計融資22億元(人民幣),并已經實現盈利。而在此次采訪中,張文明也表示斗魚去年收入達到十多億元。
而相比之下,歡聚時代旗下YY直播在今年Q1的收入貢獻高達16.7億人民幣,而虎牙直播雖然在一季度收入增加至3.8億人民幣,但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歡聚時代2016年的全年收入已達82億,直播貢獻高達九成。在營收方面,或許斗魚在歡聚面前還有一些差距。
張文明此前也表示,斗魚今年收入的保底目標為30億元,另外還將籌備10億左右資金建立一支創業基金,扶持當地直播相關企業。或許,將更多的相關行業公司綁定上自己的戰車,斗魚的三圍和經營成本將得到進一步優化,更易在今后競爭中占據主動。
據稱,去年各種負面事件爆發之后,斗魚的直播監控人員增加至500人規模,并引進二級警務室,開始建立“正能量”頻道,與警務等事業單位建立直播內容合作,以此降低主播內容風險。
但據圈哥觀察發現,在去年各種直播事件風聲過后,主要的違法直播行為開始向中小型和移動平臺遷徙,低俗內容還是屢禁不止。文化部在上月抽查中關閉了“千樹”等四家直播,并對斗魚、全民、嗶哩嗶哩、花椒等直播平臺的違規內容進行了處罰,幾乎一半左右的主流直播平臺受到處罰,直播內容安全仍是所有直播公司的軟肋。
目前各大直播平臺公布的用戶數據中,斗魚月活2億數字幾倍于虎牙、戰旗等,在用戶上占據極大優勢,但去年10億元收入主要還是來自三大塊:廣告,打賞,游戲聯運。在競爭加劇、變現單一的直播現狀下,斗魚的體量距離BAT還相差甚遠。沒有更加具有思考性的經營戰略,想要成為BTA之后的第四者只能是天方夜譚。而斗魚“第四極”計劃的具體內容尚未清晰業界也眾說紛紜,萬眾矚目下斗魚這條大魚將會在直播業界掀起怎樣的風浪,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