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VR小報線下沙龍嘉賓小花秀VR市場總監李詩卉演講干貨——VR直播光靠技術不行,主播還需要經過培訓學會創造景深感。
“VR小報系列沙龍第五期:VR視頻的不同表現形式探索”成功舉辦。會上,小花秀VR市場總監李詩卉用傳統直播和VR直播做了對比,并就VR直播的特點進行了深度的剖析。
(小花秀VR市場總監李詩卉)
用戶真的需要360度直播嗎?
VR直播的最大優勢在于極強的沉浸感,讓觀眾和主播
“0距離”是其最大的亮點。但一味追求沉浸感而不考慮直播的本質,李詩卉認為這樣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小花秀VR直播室:180度直播+虛擬房間方案)
“對于用戶來說,進入房間目的很明確,就是和主播互動,他們的關注點在主播身上,”李詩卉補充道,如果采用360度的直播方案,那就意味著用戶進入房間后的第一個任務是先找到主播在哪里,并且需要隨著主播的移動不斷調整坐姿,這不符合正常人對直播的認知。
因此,李詩卉認為用180度的內容直播場景已經足夠用了。另外,這也能夠降低目前參差不齊的的VR設備導致的眩暈現象出現,而180度的傳輸要求也大大降低了直播軟件對于VR機型的配置需求。

(VR直播拍攝設備180度3D攝像機)
在小報君來看,VR直播的沉浸感并非完全來自對于環境的展現,是否有景深將成為衡量沉浸感強弱的重要因素。目前,小花秀VR采用的3D全景攝像機可以實時拍攝雙目3D的顯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VR直播的真實性。
主播應學會利用景深
目前,3D技術加上VR的全景顯像方式可以讓直播變得身臨其境。但是李詩卉認為技術達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是要教會主播配合技術優勢實現最佳的沉浸式VR直播效果。

(主播需要經過培訓了解哪些動作和房間內飾利用景深感)
在這里,李詩卉通過兩張傳統直播和VR直播的對比圖來詳細講解了一下VR直播對主播和環境布置方面的要求。

如圖,傳統的直播一般只能看到主播上半身,跳舞也很難看到全身。VR直播要求主播盡量全身入境,在譬如跳舞、唱歌等互動階段更多的做一些能夠給用戶帶來強烈立體效果的動作。其次,房間物品的正確擺放、以及顏色搭配都會提升用戶的體驗沉浸感。
在小報君實際體驗小花秀VR直播APP的時候,確實因為主播的動作以及房間裝飾感受到了極強的景深感。但要想讓每一位首次嘗試VR直播的主播都掌握這樣的技巧李詩卉表示仍然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VR直播的可普及性。
VR直播的未來是什么?
最后,李詩卉結合目前小花秀VR的研發項目簡單分享了一下未來VR直播可以加入的幾項新功能:

(從上到下依次為:物件疊加、MR和人臉檢測的技術展示圖)
綠幕摳像——利用綠幕技術,實現主播和虛擬背景的融合,實現MR直播;
物件疊加——通過人臉檢測實時物件疊加,可以應用于到VR直播的濾鏡功能之中;
人臉檢測——通過深度識別實現監測,特征信息可與視頻流同時傳輸;
虛擬主播——通過動作捕捉來做一個虛擬的形象,這比較適合于長相差別的人,對于二次元愛好者來說也是他的菜;
而目前來看,這幾項技術的實現都面臨著共同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這些功能能夠識別并自動生成3D模式以實現和直播相同的沉浸效果。對此,李詩卉也表示這是目前小花秀VR盡全力攻破的一個技術難題。
總結
總的來說,VR直播,作為傳統直播和新興技術結合后的新的分支將會有更加值得期待的發展前景。
李女士的分享,讓小報君覺得未來VR直播的形式可能不僅僅是局限在觀看層面,交互性和劇情發展有可能成為接下來發展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