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5月15日消息(報道 李雪萌)“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風雨淋濕,你是否愿意回頭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無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個溫暖的午后?”這是新一季《變形計》中的一段開場白。
從2006年播出至今,《變形計》已經做到了第十三季,這檔秉承“換位思考“理念的勵志換角真人秀節目,比起十一年前來是越來越精彩了。換位的主人公從原來的母女、父子、村民之間固定成為城市紈绔少年與農村貧困子弟,與此同時,第十三季的《變形計》的播出平臺也從湖南衛視轉移到了芒果TV。變身純網綜之后,《變形計》的熱度不降反升,節目剛剛播到第二組人物,就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微博熱搜榜單。

但隨著節目播放量的節節攀升,卻遭到不少觀眾的指責,不少觀眾發現,這檔原本被定義為“新生態紀錄片”的節目,已經完完全全地變成了真人秀,甚至是可以稱作“明星出道實錄”。
4月22日,第十三季《變形計》播出了第一組主題《青春的名義》,三位來自城市的少年陳新穎、張迪、陳浩琪與來自大山深處的“小小家長”張水富互換。節目播出第一期之后,城市少年陳新穎接張水富的妹妹水麗放學的一段視頻就在微博上迅速傳播開來,視頻中小水麗面對這個城市來的哥哥表現得十分抗拒,全程暴走,還不時坐在地上打滾兒,撅嘴的樣子十分可愛。而新來的哥哥盡管在家里時十分“暴戾”,但在面對這位小妹妹時,卻顯得束手無策,不僅改口叫她“麗姐”,還在采訪時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表示:參加了這個節目后,人變好了,卻瘋了……
就是這樣一段視頻,讓“麗姐”與陳新穎圈粉無數。微博上關于麗姐的表情包、動圖一下子火了起來,而原本只是平凡中學生的陳新穎也成為了微博新晉網紅,粉絲數飆升至240萬。不過,這樣的變化也遭到不少觀眾的質疑。
首先,作為一檔相對公益性的節目,《變形計》的目的并不是像選秀一樣培養明星和網紅,而是讓孩子在互換的過程中體會到不同人生,憶苦思甜,更加珍惜當前的生活,努力創造更好的人生,這樣完全正能量的節目是觀眾喜聞樂見的。
然而,在最近幾年的《變形計》中,很少能夠有人從中感受到這種溫暖的正能量了,而是看到了一個普遍的套路。城市主人公大多暴戾乖張,極端自私,動手打父母的現象幾乎每期都存在。而農村主人公大多生活清貧,品學兼優,年少老成。當然,這樣兩種極端的環境中做出來的節目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但這恰恰成為了《變形計》變質的根源。
節目組為了制造更富沖突的節目效果,被質疑提供劇本,甚至挑唆城市主人公打架生事。最近,有網友在貼吧發帖揭露《變形計》錄制過程中導演組故意教唆孩子惹怒老師,鼓動學生與老師對峙,以獲得更好的節目效果,讓節目更有爆點。
而這樣的說法也并不是第一次流傳了。不久前,《變形計》第九季主人公李宏毅曾在直播中直接談到,《變形計》讓他們簽合同,讓他們在農村使勁鬧,不鬧就罰錢,在農村摔壞東西也不用賠償……
制造劇本,挑唆矛盾只是《變形計》的“罪行”之一。
《變形計》的第二宗罪則是它的商業性已經超過了公益性,甚至淪為了選秀的工具。不論是當年的李宏毅、韓安冉還是最近的陳新穎,非但沒有因為在節目中展現出來的過激行為遭到非議,反而在變形結束之后迎來了流量高峰,在微博上收割大批粉絲的同時,很多更是早已將粉絲變現。



(幾位《變形計》主人公微博粉絲破百萬)
李宏毅憑借俊朗的外形踏入娛樂圈;韓安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整容手術之后變身網紅,不僅做起了自己的淘寶店鋪,就連談戀愛、分手都能上熱搜;而上周《青春的名義》才剛剛結束,主人公陳新穎就又是拍寫真又是做直播,一副要出道的樣子……

(《變形計》主人公陳新穎微博寫真)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最近幾季的《變形計》選擇的城市主人公除了脾氣火爆之外,還有另外一些共同點,比如面容姣好、家境殷實,這樣的條件讓這些年輕人通過參加節目增加曝光度的同時,離娛樂圈更近了一步。
再來看那些農村的主人公,在節目播出之后大多音訊全無。沒人再去關注他們的生活是否有什么變化,可以說,在他們身上所謂的“變形”,只是節目組帶他們走出大山去到城市見識了一些新鮮事物,更像是旅行,而非變形。
另外,細心的觀眾應該能發現,《變形計》中對于農村主人公來到城市中生活的鏡頭變得越來越少了。一期三十多分鐘的節目做下來,農村主人公的片段時長僅有五分鐘左右。而這樣的比例也更加令人質疑節目的初衷。
這檔老牌節目已經陪伴了觀眾十一年,在這十一年里,節目內容不斷豐富,更有看點了。但觀眾,卻怎么也喜歡不起來了,他們甚至猜不透,每個孩子笑容的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也感覺不到那種來自心底里的溫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