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速途研究院發布《2017年Q1移動電臺行業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喜馬拉雅在移動電臺APP下載量排行中處于領先位置。作為中國移動電臺行業的領先者,喜馬拉雅于去年6月開始嘗試推出付費音頻業務。
從過去幾年視頻網站VIP會員數不斷攀升便能看出,消費者的付費習慣已逐漸養成。不少用戶甚至被灌輸這樣的想法:好的內容只有付費后才能得到。無論是微信公眾號的付費閱讀還是得到、豆瓣時間、蜻蜓FM、喜馬拉雅FM的付費訂閱,大咖們紛紛向內容付費領域進軍,推動知識價值的變現。
喜馬拉雅開啟付費音頻業務的當天,便上線付費音頻教程《好好說話》,發售首日24小時銷售額便超過5000萬。如此“爆款”,必然吸引了一批名人的加入以及用戶的關注。從此喜馬拉雅“付費精品”專區不斷優化付費專區的內容分類,深耕音頻付費領域,試圖依靠強大的優質內容優勢把握住這次機會。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已不再稀缺。相反,信息的爆炸式涌入,內容進入過剩時代。反倒讓人們認識到優質內容的價值,渴望內容優質且經典的時代。
與圖文相比較,音頻內容更能滿足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資訊、信息的需求,已成為知識內容承載的載體。然而,大量所謂的信息其實并不是知識,唯有能幫用戶解決問題,了解事實的信息才是知識。畢竟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去對內容進行篩選,只期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自己想要的內容。而付費音頻正試圖從“聲音”的角度幫助用戶獲取真正有用的知識。
喜馬拉雅這類平臺的付費訂閱業務采取的是閱前付費,即用戶在不確定內容質量的前提下就需要一次性支付一定的訂閱費用。這同時考驗了用戶對于平臺內容的預期及信任,畢竟沒人愿意提前為一個有可能“劣質”的產品買單。
對于付費音頻,存在不同的觀點。有的用戶表示自己訂閱的都是一些專業性強的音頻課程。這些課程在線下的學習費用其實也不低,在線音頻上線的都是一些名人大咖的課程,為了自我價值的提升,值得購買。同樣也有用戶表示,畢竟是通過互聯網渠道,以往都能免費得到的信息,今后也一定能從網上找到同類免費的資源。
無論是馬東、吳曉波、羅振宇這樣自帶流量的名人,還是一些通過獨特風格和優質內容獲得用戶認可的大眾主播,無不都是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名氣及定位吸引用戶的關注。雖說內容付費時代比拼的是優質內容,但畢竟用戶還未對這種模式產生足夠的信任。主播們與其大肆宣揚自己的內容“干貨”滿滿,或許可以嘗試先提升自己的內容魅力,進而塑造良好的個人品牌。當用戶真正產生迷戀,并對主播的能力以及其所帶來的內容質量毫無置疑的時候,為“耳朵”買單也就變得順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