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4月13日消息(報道 李雪萌)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搜狐視頻前版權負責人馬可涉嫌違反競業禁止協議被老東家搜狐視頻提起法律訴訟,事件一出引發業界嘩然。搜狐一直以來被稱為“互聯網行業的黃埔軍校”,曾培養過包括古永鏘、龔宇等一票行業精英。而對于此次馬可的跳槽,搜狐卻罕見地選擇了起訴的形式,可見事情的嚴重性。4月12日,搜狐公司CEO張朝陽在新自制出品《被催眠的催眠師》會間提及此次事件,他表示,這是規則問題,而規則問題就不是一個小問題。

高管權力過大,張朝陽欲推行“出品人模式”完善信用體系
現在視頻內容領域,任何一個較大的網絡視頻公司每年都有幾十億,或者上百億的投資,在這么大的規模下,項目和人的規則問題愈發突出。
網絡視頻行業的投入核心,包括“版權采購業務”和“自制劇業務”,如果只經由個別高管經手,那么該高管經手的金額將高達幾十億乃至百億之巨。巨量資金積累下的商業機密數據和項目開發資源,如何用規則來保證?
對于視頻行業規則具體如何理解?張朝陽表示,首先是內容的規則。事實上,整個視頻行業今天的規模,可以追溯到最早于2009年搜狐視頻組團發起的“反盜版聯盟”,打擊盜版,開始在一個沒有規則的野蠻版權模式基礎上,開始通過尊重知識產權規則,建立了正版運營模式,在這個基礎上,各路巨頭的資金才開始巨額投入,才有了今天產業的規模。從而,沒有看清楚產業規則轉換趨勢,大量試探版權底線的諸多公司,也折戟在版權之路上。
除了希望通過法律程序,建立競業機制在視頻行業的又一個底線規則。張朝陽還在建立一個運營機制,將幾十億上百億的巨大投資,由一個制片人團隊,出品人模式來負責。
圍繞這一制片人團隊,會有相應的獎勵機制,信用體系等。比如一個制片人做過好作品就會加分,以后再做決策的時候,可能話語權就提升,這樣一種個人和團隊結合的機制,會不斷地讓好的制片人崛起。巨大的投資和項目不會只累積給一個人,而是實現一批制片人的崛起,通過制片人團隊和機制來保證自制出品來持續產生優秀作品。
視頻行業競業禁止難生效,行業底線該如何保障
去年11月,轟動一時的馮小剛手撕萬達事件,雙方曾因萬達影業前高管葉寧跳槽華誼兄弟而爭執,萬達稱華誼挖走了有競業協議的高管,而華誼方稱只是取走萬達的一塊“小墻皮”。然而,葉寧對于萬達來說,又豈止是一塊“小墻皮”。
公開資料顯示,葉寧于2002年加入萬達集團,2008年出任萬達院線總經理,2013年任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2014年任五洲電影發行有限公司董事長,以職業經理人身份在萬達負責分管院線、影視、發行三塊業務。
任職期間,葉寧曾統籌策劃、制作和出品了多部在華語影壇極具影響力的電影作品。其所帶領的五洲發行公司,從2014年末成立到2015年底,僅僅一年時間即躋身國內發行領域第一梯隊,不僅發行總成績亮眼,更有《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等連破多項發行紀錄的“旗艦”產品誕生。2015年,曾主導促成萬達、華誼、光線三家影視公司首次合作,拍出大片《尋龍訣》。
既有如此業績,那么不難理解,葉寧的離職會令老東家萬達震怒反擊華誼。
事實上,此前在視頻行業違反競業協議的事件屢有發生。騰訊視頻前高管劉春寧、優酷前副總裁盧梵溪都曾因違反競業協議而受到影響,但在這些案例上并沒有體現出競業禁止的應有效力。近年來在網絡視頻行業這一規則的效力不彰,如何依靠競業禁止保障行業底線,已經成為各家網絡視頻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據悉,此次馬可一案索賠金額將達到空前的數千萬之高,此次事件很可能會成為又一視頻行業規則大趨勢扭轉的節點。
不過,據張朝陽透露,因為有了制片人機制和團隊的運轉,搜狐視頻目前所有自制項目都在正常運行。比如去年幾個成功作品,今年都會進入第二季的收獲季節,包括《法醫秦明》、《無心法師》、《親愛的公主病》,還有《刺客列傳》、《貼身校花》等;今年搜狐視頻也會進行眾多全新題材出品,包括《被催眠的催眠師》、《畫心師》等,大量新IP和作品上線,以推動戰略重點轉向出品和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