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17年年初,丁磊在網易財報會議上宣布,2017年網易嚴選的目標是實現70億元的GMV,這是個不小的目標,而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除了產品以外,則是網易嚴選傳遞的生活態度能夠圈多少粉。
“較勁”的網易電商
曾幾何時,網易最深刻的烙印是“游戲”。早在2009年,網易拿下暴雪的魔獸世界代理權曾轟動一時。在過去的幾年里,游戲成為網易最值得驕傲的業務線。財報顯示,2016年四個季度,網易游戲收入分別占比為76%、72%、71%和74%。,也正因如此,有業內人士擔憂,網易公司收入結構單一,會導致其抗風險能力弱。
事實上,網易各條業務線也在逐步豐富。據網易財報顯示,2016年,網易郵箱、電商及其他業務的凈收入達到80.46億元,而2015年為36.99億元。十五年前,網易商城沒能一飛沖天,這次網易在電商方面又開始躍躍欲試。
網易嚴選在去年先后參與了電商兩大節日,618、雙十一,據網易嚴選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618期間,流水翻了20倍;雙十一期間流水超過平時100倍。
回顧過去,網易在電商平臺早有布局,曾經的“秀品”或先為嚴選開疆辟土。
使命完成,秀品為嚴選“讓路”

在網易嚴選誕生之前,網易曾推出電商平臺“秀品”,據該平臺介紹:“秀品所售商品均由網易專業團隊為用戶嚴格把關,確保每一件商品的品質。”但秀品似乎有些過于低調了。
如今看來,秀品更像是網易曾經的“試驗品”。從時間節點來看,去年五月,網易嚴選正式問世;八月,網易秀品就宣布關停。當時,網易官方稱此舉為內部戰略調整,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嚴選的出現取代了試水電商并不成功的秀品。
在關停秀品后,嚴選不負眾望,迅速成長。此時,與嚴選并肩戰斗的電商平臺,僅剩下網易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網易考拉,而這二者之間的關系似乎很微妙。
網易考拉與網易嚴選的的商業模式存在一定區別,未來或將一個主銷國內商品,另一個主銷海淘商品。但畢竟同屬電商業務,有業內觀點猜測,網易會不會像馬化騰對待手機QQ和微信兩個團隊一樣,默許考拉和嚴選之間的內部競爭,以此激勵創新。
網易嚴選相關負責人也對速途網表示,網易考拉與網易嚴選一個是跨境,一個是國內生產商,二者之間為互補關系,并沒有任何內部競爭,同時,網易嚴選目前為網易的戰略產品,也未有任何的競品。
網易能否再次用“態度”突圍
雖說網易嚴選是網易的戰略產品,但B2C模式的電商平臺市場上比比皆是,既有天貓、京東等巨頭電商的盤踞,也有如網易嚴選一樣拼命爆發的唯品會、蘇寧等,競爭對手并不少。
據易觀發布的《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17》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愈加清晰,天貓、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四大平臺累計市場份額近90%,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其中天貓占據了57.5%市場份額;京東占據26.2%的市場份額,唯品會占據3.6%的市場份額,蘇寧易購占據2.5%的市場份額。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網易嚴選躋身“攪局者”的核心之一是——態度突圍,用電商業務激活網易的9億用戶。
網易新聞曾經用“有態度的媒體”俘獲眾多粉絲,而電商領域,很難判斷有哪些是鐵粉,消費者都是哪便宜去哪。但嚴選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傳遞,“無論是嚴選的界面布局或者是產品,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嚴選給人帶來的是品質上的追求。”一位文青對速途網說。
而在產品和模式層面,知名電商評論人李成東認為,就網易嚴選的模式而言,自有品牌電商可以自己掌控定價權,這比單純賺取進銷差價的電商模式有更大利潤空間。尤其是毛利率和復購率高的生活用品品類,是一個好的電商切入點。
自有品牌盡管去除中間溢價給消費者,需要掌控供應鏈和設計生產,需要的能力更加復合性,發展和上規模也相對會慢。但對于網易丁磊一慣的個性而言,有耐心做下去就有機會。
另外,據一位近網易的人士透露,目前網易嚴選的許多具體事宜,丁磊都親自去抓,包括每個供應商的工廠特點以及工藝技術等。同時,網易嚴選也在考慮線下渠道,但應該不是大量的門店銷售,而是側重于線下體驗。
小結
在許多人眼中,嚴選并非一個品牌或一個平臺,而是一種生活態度。網易嚴選一周年,交上了令人側目的成績單,相信生活態度的強輸出不會停止,只會來的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