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政務服務”是近兩年政務改革的熱點。最新消息顯示,國家稅務總局主導的“互聯網+稅務”改革2017年開始全面試點。基于阿里巴巴釘釘平臺的應用產品丁稅寶,被列為可復制可推廣成果,納入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平臺建設。
移動稅務大廳稅企高效溝通
2016年10月份開始,浙江省稅務系統開始試運行釘釘丁稅寶,今年將把全省6萬余家重點稅源企業納入應用范圍,并逐步推廣到其他企業。“讓企業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力推的政務改革,依托于釘釘丁稅寶的“互聯網+稅務”是這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杭州市拱墅區的移動辦稅大廳組織架構,納稅企業和稅務部門隨時可以溝通
釘釘丁稅寶最早作為杭州國地稅聯合電子稅務局的稅企溝通平臺,對接的稅務部門是杭州市拱墅地稅分局和國稅分局。拱墅區內有數萬家納稅企業,以前稅企溝通用的QQ群、微信群多而且亂,沒有智能化的群組管理和消息管理功能,無法為這么多納稅單位提供高效的服務,在使用釘釘丁稅寶后,這些問題迎刃而解。
分局將納稅單位在釘釘內建立虛擬組織,公告、通知可以隨時推送。對重點納稅人,專門派管理員在釘釘上對接。不但能實現諸如重點稅源預測表等稅務方面的移動端數據填報,還能讓企業查詢本單位的涉稅信息。分局還安排專人在釘釘上值班,實時答復納稅人的咨詢,同時建立稅企交流群,提升信息共享和納稅人“自服務”能力。

釘釘丁稅寶內的企業數據填報實時查看已報未報并自動匯總
據介紹,納稅單位每個月都會上報數據,丁稅寶內會自動匯總生成報表。對于沒有按時上報的企業,稅務部門只需發一個DING消息就能全部通知到位,便捷、高效。
稅務部門節約人力超八成
拱墅區的浙江元古文創產業發展公司財務人員杜紅,負責公司的納稅事宜,對釘釘丁稅寶做出很高的評價,當稅務管理員在平臺上幫助她解決問題之后,她在稅企交流群里說“太方便了,跑地稅的時間都省了。”
“互聯網+稅務”改革還有一個大背景,就是營改增讓國稅部門的納稅人數量翻番,大幅增加了國稅部門的工作量,而釘釘丁稅寶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提供數字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納稅服務,將這些工作壓力化于無形。
杭州拱墅國稅的胡科長說:“之前重點稅源企業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報送稅收收入預測,我們分局需要十余人對付,但采用丁稅寶手機數據直報之后,我們只需2人對付,而且企業也便利了。”
拱墅地稅的李科長認為,在釘釘這樣的平臺上辦稅,安全性高,借助阿里的大數據平臺,可以事半功倍。
“老稅務”下海開發丁稅寶
丁稅寶是釘釘內的ISV(獨立軟件開發商)開發的微應用,由杭州孚嘉科技有限公司設計和開發,公司CEO張永良有著稅務系統20年的工作經驗,下海創業至今一直從事稅企溝通服務的應用和推廣。
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9月印發《“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通知,要求稅務系統按照中央戰略部署,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引入云計算技術,發揮大數據優勢,打造便捷辦稅新品牌,建設電子稅務新生態,引領稅收工作新變革。
通知要求,2017年開展互聯網稅務應用創新試點,優選一批應用示范單位,形成電子稅務局相關標準規范,推出功能完備、渠道多樣的電子稅務局以及可復制推廣的“互聯網+稅務”系列產品,在稅務系統廣泛應用。
張永良敏銳地意識到稅務系統生態的變革即將來臨。如何把握這個機遇?他曾想過做一款APP,不過很快放棄了。他說“稅務方面的應用,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個低頻應用,如果單獨開發維護,推廣應用成本會非常高。”不過他認為這個應用雖然低頻,但卻是剛需,若能依托于成熟的社交平臺,必將事半功倍。
張永良曾組織力量自行設計開發即時通訊工具軟件,也曾借助微信的公眾號和企業號,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近年來迅速崛起的釘釘——一款阿里巴巴傾情打造的企業級社交溝通平臺,卻給他帶來了無比驚喜,他認為釘釘與政企溝通服務之間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尤其是釘釘的用戶體驗、消息已讀未讀和“DING”功能,可以確保了政企溝通的效率和效果,在釘釘企業移動辦公平臺之上,疊加移動辦稅和納稅服務功能,讓企業辦公辦稅一體化,平臺黏性有了保障,而且政務部門和企業單位紛紛注冊上釘釘,用這個平臺搭建稅企溝通將有先天優勢。
稅收征管運用大數據已成共識
通過在浙江省稅務系統半年多的試運行,釘釘丁稅寶獲得稅務部門及納稅企業的認可,被稅務總局列為可復制可推廣成果,納入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平臺建設。
張永良說,他從事稅務工作多年,深知征納雙方的痛點,以前納稅單位跑斷腿的工作,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完全可以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
稅收征管需要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已成為共識。釘釘丁稅寶在線咨詢、智能客服、數據直報、電子協議、電子送達和培訓會議視頻直播等功能,此次被稅務總局列為可復制可推廣成果,再次證明了釘釘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層面不可或缺的價值。(來源:賽迪網)

孚嘉科技CEO張永良展示手機中的釘釘丁稅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