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3月30日消息 報道/彭盼盼)2016年,有一個熱門的風口——內容付費。
羅輯思維的“得到”、知乎的“知乎live”,喜馬拉雅的付費音頻《好好說話》、果殼網的語音問答產品“分答”等相繼成為熱門應用。隨著用戶內容閱讀習慣的逐漸養成,以及在線支付的普及和成熟,2017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軍知識付費。豆瓣上線內容付費產品“豆瓣時間”,網易上線了蝸牛讀書,一直播也推出了付費直播。
2017年,知識付費的風口還在繼續,一批又一批優質內容平臺正在崛起。

3月30日,由新京報主辦的“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啟動峰會在北京舉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峰會除了主論壇導師演講外,還舉辦了出行、內容付費和人工智能三場行業分論壇。在內容付費專場論壇上,天使投資人李笑來、聯基金創始人邱浩、一下科技聯合創始人、一直播負責人雷濤、赤子城創始人劉春河、星座女神創始人莫小棋、為你讀詩創始人潘杰客、史克浪體育創始人黃斯沉、蜻蜓FM創始人鐘文明多位知名投資人和創業者發表了主題演講。
何為真正的內容付費?

天使投資人李笑來
天使投資人、中國比特幣之父、連續創業者李笑來在現場分享了《我眼中的知識付費》主題演講。他認為,人們購買的也許并不是知識,很可能只是信任。比如他現在售賣的就是闡述有效成長的方法論。信息送達本身從來不是教育,信息送達之后需要消化這些信息。李笑來認為,教育不會衰落,下一輪,泛教育類將興起。

為你讀詩創始人潘杰客
為你讀詩創始人潘杰客在現場表示,內容付費自古就有,不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知識付費并不是簡單的內容加上付費,而必須帶有教育性、智慧性、價值性,并且有道德、有情懷。純粹驅利的內容,走不遠、走不長、走不久。
聯基金創始人邱浩則認為,內容創業者的春天的確到了。文娛產業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VR。互聯網加速了優質文創內容的產生、傳播和變現。直播工具讓人人都可以成為主播,微信公眾平臺讓優質文章能夠快速觸達百萬讀者。支付寶、微信等便捷支付方式的驅動下,泛知識付費也變成一個很大的趨勢。
蜻蜓FM創始人鐘文明則預計,2020年音頻知識付費的市場空間將達到1000億。“我們從花錢買時間和替代在線數字出版、在線教育兩個維度進行了測算,結果是2020年音頻知識付費的市場空間將達到1000億,并將出現單個音頻付費節目收入超過10億元的案例。”
鐘文明稱。
平臺、渠道、互動,內容付費的三大要素
關于內容付費,李笑來認為網紅教師很重要,網紅教師要滿足全棧、原創、魅力三個重要要素。全棧指知識創作者也是知識傳播者和踐行者,不僅創作內容,還要消費內容,要找到能夠將內容推廣出去的渠道。“在內容創作中,渠道很重要,名字很重要,相較而言,內容不重要”,李笑來說。
直播、音頻、視頻正在成為內容付費崛起平臺。一下科技聯合創始人、一直播負責人雷濤認為,移動直播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必然方向,也將成為所有行業的標配。未來所有產業和行業都會和直播發生密切關系,不論產出什么內容,直播都是主要的傳播渠道之一。直播已經現象級風口,直播欄目也會成為內容創業的藍海。直播的變現模式有付費直播、電商直播、直播營銷三種模式。

赤子城創始人劉春河
赤子城創始人劉春河則認為,國內互聯網很難再出現像BAT一樣的千億級公司,但海外市場還有機會,現在正是內容出海的大航海時代。
他把泛互聯網出海分為海陸空三種形態,空軍指相對較輕工具、平臺;海軍指內容,出海方式包括短視頻、今日頭條等;陸軍則指服務,比如中國人在海外創立的共享單車項目。
他認為世界級的內容產品有三個特點,即具有普通大眾都會使用的極簡功能、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和多方受益的商業模式。劉春河將直播定位為一種功能,而不是一個行業。單純的直播必死,社交永生。
“在未來的海外視頻和直播領域,一定會出現一種新形態——視頻社交,它本質上是社交,而直播只是它的一種功能形態和變現手段。”
史克浪體育創始人兼職CEO黃斯沉表示,隨著技術發展和播出平臺的變遷,內容的生產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純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變成了以UGC為主的生產方式。這種狀態下,內容生產、內容模式都必須隨之調整。在他看來,從消費升級來看,互動非常重要。有深度互動,才會有消費的機會、延長消費的機會以及為內容付費的機會。
據速途網了解,“尋找中國創客”是新京報自2015年發起的大型公益報道活動,截止目前,超過5000個創業者參與尋找中國創客大賽,連接了包括紅杉資本、IDG資本等在內的120多家知名創投機構,針對泛網紅經濟、人工智能、醫療創業、直播、互聯網教育、智能硬件等熱門領域,舉辦了14場千人創投論壇。目前,尋找中國創客已從單純的報道評選升級為創業新媒體平臺,融合報紙版面、垂直網站、微信公號、論壇活動、創客俱樂部、創投基金等,可為創業者提供從媒體報道、創業輔導、綜合服務一直到投資的全鏈條創業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