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朋E3的開發我們歷時一年半的時間,在這600多天里面我們的技術也被一次一次推翻、迭代,今天我們終于可以站在這個舞臺上說‘E3終于要來了’。”
——大朋CEO陳朝陽
2015年,大朋推出了第一代PC VRE2。時隔一年半,大朋再次推出了新的PC VR產品——大朋E3。

發布會上大朋CEO陳朝陽表示,即使是目前認為最好的三大頭顯(HTC Vive、Oculus Rift、PS
VR)也是存在許多問題的,并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用戶會常常抱怨頭盔太重、畫面晶格清晰度不夠、零件太多安裝不方便、電腦配置不夠、內容不夠…這些都是目前VR行業的共同特點,目前市場急需一款新的產品來解決這些問題——大朋E3就是為此而來的。
那么,E3的亮相是否真正解決了這些問題的存在呢?
大朋E3
大朋E3頭顯重量為297g,光學部分采用52.6mm的Fresnel透鏡
,具備110°廣角視野。內置了一塊2560*1440、368萬PPI的AMOLED顯示屏。頭戴部分采用可伸縮式設計,可以兼容不同頭型的人群。

除此之外,大朋E3還搭配了自創的Polaris 全球首款雙目激光空間定位系統可實現360度5mx5m
Room-scale的位置跟蹤。和傳統的攝像頭相比E3不僅具備了更高的精度,還可以支持多人同時使用。

那么,有了這些新特性的大朋E3的表現是否足矣彌補三大頭顯得不足了呢?在會后,小報君體驗到了大朋E3,下面結合體驗感受簡單來聊聊。
大朋E3依然可以感覺到沙窗效應
“大朋E3可能是迄今為止量產消費級VR頭盔最清晰的。”會上,陳朝陽如此說到。

在體驗區,小報君玩到的的是一款開賽車的游戲。講真一開始小報君以為是頭顯佩戴的位置有偏移,所以特意用手將頭顯調整了一下,最后發現這并不是佩戴的問題,而是顯示畫面本身的沙窗效應。
說實話這樣的“第一次接觸”真的讓小報君感覺有點失落,畢竟這是一款打磨了一年多才亮相的產品。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小報君想起了之前一家采用LCD顯示屏技術的VR頭盔公司對于VR顯示屏選取的看法:LCD和OLED顯示屏,大多數人會說首選后者,原因是前者會有嚴重的余暉效應。然而,這并不能表明OLED顯示屏就是完美無缺的,目前來說顆粒感強幾乎是OLED顯示屏的通病。

如果說確是如此,那么大朋E3在體驗中出現晶格感似乎就有了答案。如果說這是OLED顯示屏的通病,那么消除晶格感的唯一辦法就是不斷提升顯示屏的分辨率,而大朋E3的分辨率為2560*1440僅僅處于2K屏的狀態。
另外,如果拋開顯示屏不說,游戲內容本身的適配其實也是有可能影響到頭顯的顯示效果的,但是由于沒有深度研究過游戲兼容性的問題對此小報君只是做一個猜測,不做過多的評論。
漏光現象比較嚴重
VR頭顯最講究的就是個沉浸感,不過如果我說你帶上頭顯后透過鼻梁和設備的間隙就可以直接看到雙手你還會覺得有沉浸感嗎?反正小報君一般會選擇摘掉頭顯直接對著電腦玩。

如果說晶格感可以靠沉浸于游戲來分散掉這種感覺,那漏光現象無疑對于一款VR頭顯是致命的。然而和Oculus不同,大朋E3的設計是嚴格按照東方人的鼻梁構造來設計的,那么如此嚴重的漏光現象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1、頭戴設計
小報君首先想到的就是此次被大朋作為發布會亮點的頭戴設計。陳朝陽表示,大朋E3的頭戴部分在設計之初就是希望像戴帽子一樣方便,為此在頭戴節點位置創新性地加入了自動伸縮式的設計。但是在實際佩戴過程中,小報君也感受到頭戴部分除了豎向可以通過拉伸來調節大小之外,橫向并沒有任何的調節裝置。

這就會導致一種問題出現,盡管前后位置已經貼合的很近了但左右兩邊是架空的,這種情況會使頭顯在面部的位置發生偏移。
另外,此次大朋E3的頭戴采用了硬質的塑料頭戴設計,這雖然讓整個頭戴維持在一個固定的形狀但也限定了頭戴與頭部的貼合面積(因為不是所有人的腦袋都是圓的)。
2、內空間設計
另一種猜測就是頭顯的內部設計,這里的內部是指頭顯與面部貼合后產生的空間。一般來說,頭顯設計的越長或者使用者的面部越窄就會很容易出現漏光的現象,但是顯然這種極端的現象還是極少數的。
但是在佩戴大朋E3的時候,棉墊部分確實沒有完全與小報君的面部相貼合,但是這種不貼合和經過調整之后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大朋E3為了可以讓戴眼鏡的用戶使用還在貼合位置設計了凹槽,這有可能進一步增加漏光的風險)。

很有可能還是與硬質頭戴有關,因此在體驗過程中小報君不斷將頭戴往下拉,以達到剛好貼合的狀態(頭戴的自動伸縮設計對于頭部較小的人來說頭戴在佩戴一會后就會向上部發生偏移)。
綜合上面兩點,小報君只能說自適應頭戴的設計確實讓佩戴過程變得無比簡單,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另外,讓小報君注意的一點還有就是2015年發布的E2有著120度的FOV,而E3此次在透鏡的使用上選用了目前最好的菲涅爾透鏡但是FOV卻縮減成了110度。
對此大朋方面表示,所謂視場角的設定,其實并非越大越好的。盡管人類雙眼的可視角度遠超過180度,但是經研究表明人眼真正清晰成像范圍僅為120度,而其中只有不到80度的位置處在人類雙眼的疊加區域,也就是可以看到立體成像的區域。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大朋E3 297g的重量拿在手中確實可以用輕盈來形容,戴在頭上也沒有明顯的負重感。除此之外,Polaris
雙目激光空間定位系統可以獨立于機體使用的特性也確是一大亮點,不過由于時間關系,小報君并沒有真正體驗到這款號稱具有亞毫米級別精準度的追蹤產品,所以在此不做過多贅述。
確實此次發布會的驚喜并不止于E3頭顯,但是相比Polaris這樣的黑科技而言或許好的佩戴感受更會給多數玩家留下直接和深刻的印象。目前大朋E3已經在京東發起眾籌,在收到越來越多玩家反饋之后,我們也期待大朋E3能以更加完善的姿態走近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