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研究院3月21日報告 海淘電商行業近幾年在中國的發展頗為曲折,從快速發展、商品良莠不齊到政府新規的落地,行業內一篇唏噓。隨著中國用戶對于海淘商品需求不斷增加,政府對海淘行業也不斷重視。3月17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將實施新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從2018年1月1日起,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將在青島等15個城市“先行先試”。海淘電商政策將迎來利好,行業或將迎來下一輪小高潮。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根據互聯網公開的市場數據和監測數據,結合相關用戶調查取樣,分析討論了海淘電商市場現狀及未來趨勢。
交易規模達到6.4萬億

中國的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人們能夠接觸到更多來自全球的商品信息。同時,代購等職業應運而生。人們日益增長的海淘需求促使了平臺的建立,在海淘平臺們的作用下,對用戶購買海外商品再次起到了激發作用。從交易規模上看,2013年中國市場僅有2.2萬億元,2014年市場交易規模飛速增長,達到4.1萬億,2016年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4萬億。
網易考拉、天貓領銜

海淘電商已經是一片成熟的市場。市場上不僅有垂直的海淘電商平臺,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大型電商平臺也增添了海外購業務,并且在平臺作用下,在海淘市場所占的市場份額輕易超過了大部分垂直海淘電商。觀察2016年海淘行業的市場分布,網易考拉占據第一,擁有20.8%的市場份額。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唯品國際排在第二、第三、第四位,分別占比19.1%,15.9%,15.4%。而小紅書、洋碼頭等垂直海淘電商平臺的份額則相對靠后。
PC端仍有大量海淘用戶

海淘用戶的用戶使用設備上,并不像網購用戶一般在移動端集中。當前PC端的海淘用戶仍舊占據了43.2%,仍有半數海淘用戶在PC端進行海外商品采購。相比與國內商品,大部分用戶對于海外商品還有一定的戒備心理,希望通過PC端詳細了解海外商品類型,不僅如此,也意味著移動端的海淘服務水平并不高。當然,隨著海淘購物在國內的逐漸普及,移動端將成為主要戰場。
海淘用戶金額不高

在海淘電商用戶的消費金額方面,用戶的平均水平并不高。單次消費1000元以上的用戶僅占4.7%,大部分用戶的單次消費金額集中在101-300元、301-500元,這兩個區間的消費人群共占據67.8%。一方面折射出當前用戶對于海淘消費比較理性,另一方面,海淘購物的時間較長、售后服務還不是很方便,也因此讓用戶在購物時多了幾分謹慎。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團隊認為,商品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全球各地的優勢商品,通過電商平臺的整合,將會為全球的買家提供服務。當前,中國的海淘電商行業仍在上升期,還有很多具備海淘需求的用戶沒有被挖掘,且當前行業內代購盛行,很多用戶都是通過代購等方式購買海外商品,海淘電商平臺的認知度有待提高。相信明年政策利好之后,行業將會有較大改觀。
——————————————————————————————
速途研究院是速途網絡旗下的權威數據研究與分析機構。致力于國內互聯網市場行業數據統計與分析預測。
合作郵箱:research@sootoo.com
合作QQ:3425470196
微信名:速途研究院 微信ID:sootoo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