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不離不棄的叫夫妻,現在不離不棄的叫手機。而很多人手機中,除了微信、地圖等APP,資訊APP也是不離不棄的應用之一。
可以看到,經過幾年纏斗后,綜合資訊APP市場已經基本飽和。移動新聞資訊的版圖趨于穩定。
最新艾瑞數據顯示,2月份無論是騰訊新聞、網易新聞這類主推實時權威新聞的客戶端,還是今日頭條、天天快報這類以推薦為主的泛資訊客戶端,環比增幅都在個位數。

艾瑞2月月活數據

艾瑞2月日活數據
騰訊新聞日活月活都是超級大玩家
從艾瑞的月活數據可以看到4大階梯:2.4億、1.2億、6000萬與3000萬,每個數字都呈現倍數翻番的態勢。
具體而言,騰訊新聞以2.4億月活躍用戶遙遙領先,今日頭條以1.2億規模,排在第二。
再往下,天天快報、網易新聞、新浪新聞和搜狐新聞月活都在6000萬之上,并排成為第三陣營。一點資訊和鳳凰新聞則均在3000萬前后。
在日活躍用戶方面,也是分成4大陣營,但是與月活陣營略有不同。
今日頭條拉近了與騰訊新聞的距離,較之騰訊新聞8831萬日活用戶,5565萬日活用戶仍可一拼。
網易新聞、天天快報、搜狐新聞及新浪新聞的日活用戶量在1500萬至2000萬之間,而再往下,就是一點資訊和鳳凰新聞,日活均在900萬左右。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無論是日活還是月活,騰訊新聞都是超級玩家,特別在月活用戶數上,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相比還有1.6個網易新聞的差距。
專業與個性共存:頭條真正應該防范的是天天快報
速途網分析認為,在個性分發模式迅猛的攻勢下,騰訊新聞仍舊擁有大量活躍用戶,看起來似乎依賴于QQ和微信等產品的強力引流。
但是撇開渠道,看看兩個產品的定位,騰訊新聞領先數據背后的最大優勢,應該是它的專業媒體屬性。
在一些需要權威佐證的信息面前,騰訊新聞相較于今日頭條能給用戶更多安全感,在事關人們衣食住行和熱點時政的大事件上,人們對于專業媒體還是會有下意識的傾向性,以權威、專業的媒體的口徑為準。
騰訊新聞、網易新聞這類在自身為專業媒體的基礎上,擅長發揮大平臺優勢,聯合其他權威媒體,保證信息源的權威性。
雖然大家一直喜歡拿今日頭條與騰訊新聞做比較,但兩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專業與個性完全可以并存,不一定非得誰消滅誰。
個性自然人人都喜歡,然而縱使技術如何個性,在內容篩選上,今日頭條仍存在不少詬病:內容低俗、信息源不明,版權混亂等等。
要想在活躍用戶上有進一步突破,今日頭條勢必要跨過內容這道坎。
在此基礎上,今日頭條還應該看到,月活躍用戶在千萬級的綜合資訊APP玩家中,還有兩個與它同類型的APP——天天快報和一點資訊,所謂的個性在這個市場上絕非獨一無二。
特別是天天快報,同為騰訊旗下的資訊產品,去年進行大規模宣傳后,已經在艾瑞月活用戶榜單中,一躍超過網易新聞,占據第三。
依托于騰訊新聞的豐富內容供給和騰訊大平臺的各類資源,特別是芒種計劃2.0,宣布給自媒體內容創作者提供12億元的資金扶持。
天天快報這個后起新秀是否還有更大發展空間,似乎應該是今日頭條更需要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