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3月15日消息
報道/彭盼盼)長期以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和師資短缺掣肘著中國教育發展。近日,在第五屆“未來之星”教育CEO創業營現場,這個話題再次被引爆。教育不均衡成為熱議的話題之一,教育在線化被視為縮小教育鴻溝的新推力。放眼整個教育市場,多元化、協同化正成為主流。

好未來高級投資經理謝文怡在分享中,給出一組不樂觀的數據:目前我國教師崗位存在巨大缺口,尤其外語教師缺口高達100萬人,職業教育老師缺口50萬,科學教育師資缺口13萬。從地域分布看,優秀教師大都集中在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二線城市,造成了區域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均。
藍象資本合伙人寧柏宇認為,社會階層相對下滑是必然趨勢。他分享了一組來自麥肯錫的數據:按照家庭收入劃分,2022年,我國14億人口可以分為2億富裕階層、4億中產階層、8億城市和農村中低收入人口。未來的社會可能是蜂巢式結構,只有1%的富裕階層,9%的中上階層,90%的普通人。這意味著,盡管人們的收入普遍增高,社會階層卻在相對下滑。寧柏宇認為,教育是階層的復制,人們為了應對階層相對下滑的焦慮,會進一步加大教育消費。
“未來10年,在線教育將會蓬勃發展。”對于在線教育,寧柏宇的判斷非常積極。寧柏宇分析,在線教育短短幾年就完成了“跨越鴻溝”。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時期,大量在線教育創業者還在小心翼翼地打磨產品,如履薄冰地試驗商業模式。到了2016年,在線教育已經有了相對廣泛的市場滲透率,收費模式甚至高客單價模式風生水起。
從行業本身看,近年來,社會教育靈活多樣的生態推動著教育行業的整體進步,不同教育企業之間協同合作比以往更多。
一方面,以新東方和好未來為代表的大型教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小而美的創業教育企業層出不窮。“小公司要向大公司學經驗,大公司要向小公司學創新。”張邦鑫說。
“教育行業4萬億市場,每年都以25%-30%的速度增長,加之中國經濟發展和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將給教育行業帶來更大的市場和空間。”好未來集團總裁白云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