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途網2月21日消息(報道:李楠)近日,共享單車領域再度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摩拜單車于昨日宣布獲得淡馬錫的股權投資、高瓴資本的追加投資,其D輪融資金額超過3億美元;ofo將于明日召開其與中國電信、華為NB-IoT全面合作的發布會;小藍單車于今日進入北京。
行業內的這幾位玩家都公布了不同方面的動態,但從這些動作中我們可以發現摩拜與ofo共享單車停止了數據的比拼,開始在技術上進行較量,這或許也標志著共享單車的競爭走上正軌。
摩拜與ofo拼技術?其實是愛立信與華為的技術之爭
去年秋天,共享單車的概念隨著摩拜單車出現在北京的街頭而火熱,隨后ofo獲得滴滴投資的新聞讓我們認識了幾位北大學子創業的小黃車,而行業內各種玩家入局、融資、投放單車的信息則真正讓共享單車家喻戶曉。
但速途網發現,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各家廠商的主要動作都處于拓展城市,而春節過后的2月摩拜率先放出消息,愛立信與中國移動上海公司攜手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基于蜂窩物聯網現網的端到端應用測試,而ofo明日關于與中國電信、華為NB-IoT的全面合作也備受媒體期待。至此,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的較量開始轉向技術方面。
光看這些專有名詞,可能我們并不能理解這其中的意味。首先我們看一下NB-IoT的解釋,NB-IoT字面上來說基于蜂窩的窄帶物聯網,它具有4大優勢:覆蓋廣;海量連接;低功耗;低成本。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在遠程抄表、資產跟蹤、智能停車、智慧農業等領域有所應用。
這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就是目前共享單車使用的智能鎖,用戶通過App掃碼實現開鎖的過程就是基于此種原理。而ofo明天將要宣布與中國電信、華為NB-IoT合作,這或許是其在智能鎖上的最新動作,畢竟去年
11 月ofoCEO戴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以后ofo的界面上也可以找到小黃車。
至此,我們看到摩拜單車為IoT的技術支持的為愛立信,而ofo則為華為。那么,兩家公司在NB-IoT方面表現如何呢?咨詢公司LexInnova曾發布了與物聯網專利相關的調查報告,其中愛立信擁有的專利數為270,華為緊隨其后為236。
據速途網了解,在物聯網技術方面,愛立信是一個領先者。基于NB-IoT技術,愛立信已經開發出了包括智能停車、水聯網、業務使能平臺及車隊管理應用、智能樓宇、端到端NB-IoT環境監測應用等多個物聯網應用。
再看華為,其是蜂窩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標準的主要的推動者和標準制定者。
可以說,愛立信與華為在該領域實力相當,而摩拜與ofo在技術方面的競爭也間接折射出愛立信與華為在NB-IoT領域的競爭,摩拜與ofo單車數量、使用次數等數據也能夠反映出愛立信與華為誰能成為NB-IoT行業老大。
專利數比拼戰果如何?目前尚不能說明問題
專利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共享單車領域的專利情況如何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企查查中找到相關線索。
據企查查顯示,目前摩拜單車擁有的專利信息為28條,ofo共享單車擁有專利信息為3條。僅從專利信息來看,摩拜的專利信息多于ofo。摩拜在專利方面涵蓋的領域為單車零件、電機系統、防盜系統以及智能鎖;ofo的3個專利信息為智能鎖。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在分析兩者專利數時,曾認為“從研發或技術“含金量”的角度看,摩拜單車可能要略強于ofo單車”。但摩拜與ofo的單車模式并不同,專利數只能表現出目前的情況,同時未來ofo是否會申請更多專利目前尚不可知。
同時,根據ofo即將在智能鎖方面公布進展,以及此前ofo曾表示未來將與小米進行合作,其在智能設備上的專利數恐怕并不會止步于此。
小結
從摩拜被扔珠江、ofo被上私鎖到摩拜座椅藏針、ofo被刷漆裝筐,行業的糗態并不少見。從拓展城市速度到各類共享單車行業報告中的“第一”,兩者間的競爭也著實激烈,但是當兩者開始在技術上進行較量時,行業的競爭或許才算走上了正軌。
速途網希望摩拜單車與ofo共享單車在技術方面能夠再上一層樓,成為IoT領域發展的推動者與普及者,如此用戶才能使用上更佳智能的產品,享受“萬物互聯”帶來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