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快速躥紅,在速途大講堂,嘉賓盧迪老師與速途網絡的網紅直播實踐者們,開展了開年之后的首場“干貨碰撞”。
這次分享圍繞“不做腦殘的網紅傳播”主題,在網紅主播的商業化、網紅營銷的實效性、直播與品牌的結合等方面展開;隨之是“歡迎你來戰”的問答交流環節。
(嘉賓介紹:盧迪,北京電視臺財經節目知名主持人,資深財經媒體人,10+直播平臺主播經驗,他也是網紅直播領域的創業者、網紅直播商業領域的實戰派。)
以下內容為精彩干貨整理:

盧迪先生在速途大講堂做主題分享
“野蠻”直播:從草根到趨勢
盧迪說,直播,是一種工具屬性。當然,并不是否定直播的內容屬性、媒介屬性,只是從直播的爆發原因來看,是基于技術驅動帶來的工具屬性導致的。它是一種全新的視頻交互工具,實時、雙向。
直觀印象中,大家對直播的定義:美女聊騷。這個定義,對也不對。
對,是因為這確實主流事實,看直播就是在“消費”大量閑散時間,軟色情是全人類的最剛需,受眾面更大夠廣,而且前期只是野蠻生成階段;
不對,是因為直播其實是革命性工具,具有雙向、移動、實時互動屬性,而且能產生弱關聯性和強交互性,因此也誕生各種各樣的全新內容。
盧迪對網紅直播行業的成長“進階”,提出了幾個觀點:
觀點1:主播,會越來越分散化。
研究表明,一旦什么東西快速的在我們的社交網絡中,呈現分享爆發的趨勢,這就是一個爆發的前奏。因為這是受眾的自動分享,而不是炒作。
留心朋友圈的人會發現,在2016年5月份之后,朋友圈關于直播的分享陸陸續續多了起來,因為能夠敏銳捕捉流量變化的人已經加入到這個陣地。因此我會預測,這個行業的主播會越來越多,主播的定義也會越來越豐富。
觀點2:直播,除了主播的分散化,上游的播出渠道也會分散化。
基于上面所說的,直播是工具,是開發用戶價值,進而深層次創造用戶粘度的工具。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APP也會加入直播,比如唱吧、貼吧、微博……陌陌已經用財務報表,很漂亮地證明了這一點。
觀點3:直播+垂直產業,會有更多新興的主播出現。
主播、用戶,兩者通過某種平臺產生交互,一個提供內容,一個提供反饋(錢、禮物等),成就了雙向的商業邏輯。
比如,游戲直播已經在使用這個商業邏輯。主播提供游戲攻略,用戶參與進游戲中,最終這個錢由游戲產業來買單。這時游戲直播行業也就形成了一個完美商業循環:產品即內容,內容即廣告,廣告到達用戶,用戶購買產品。
因此,游戲主播是目前來看最具IP化可能性的主播。

觀點4:大量線下流量的回歸,將要靠主播來完成。
現在的新媒體流量、各種線上流量的趨勢在向線下走,小程序指向了線下,線下渠道在復蘇,公眾賬號上向線下活動推廣和引流的廣告也在增多。
怎么回歸線下呢?直播是非常好的工具。這也基于直播最重要的一點,直播是唯一一個能夠實時打通線上、線下場景的視頻工具。而且,它在低線市場也極具市場,擁有龐大的群眾基礎。
商業變現:從低能走向高能
未來的直播市場,一定會出現大量垂直化、標簽化的流量,但徹底實現流量的標簽化和用戶畫像的精準化,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因為目前市場處于培育期和占領期。
對于網紅變現來說,一種是對接互聯網平臺,二種是將這種玩法打包在整合營銷方案內。前者對于資源的要求和數據統計比較高,后者的適用范圍更廣泛。
目前很多B端企業,有著大型定制化的直播服務需求。根據速途的說法,這種定制化的直播,是需要直播現場能夠形成事件、能夠實現引流、能夠實現可視化的直觀效果。這一點我很認同,在激發需求、教育市場方面,這是一把利器。
我們實踐過的案例也讓我們認識到,網紅事件都不是自己跑出去的,是“喊”出去的;網紅流量引流、讓效果直觀,是需要專業的策劃、專業的直播技巧、嚴格的執行過程來保障的,而這些工作對零散化的網紅主播來說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
事實上,對于速途這種完整新媒體生態鏈的機構來說,更具優勢。比如:速途有各個垂直類公眾大號、精準社群,這類新媒體資源其實就是網紅直播時的引流平臺,對于網紅直播事件的直接引流、二次傳播,是極具價值的。這是一整套以直播造事、搞事、傳事、最后成事的一個營銷邏輯。我們也是其中的一環。
因此,從內容+產業的全新互動來看,商業場景、優質直播內容、巧妙植入產品、專業號召粉絲參與,這個網紅營銷鏈條形成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