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報曉,新春復始,中國人過年的習俗就是一家人要“在一起”。但當我們與親人舉杯時,當我們深夜安睡時,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依然奔忙在崗位上,吃不上新春的團圓飯。1月29日,大年初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特別報道,帶我們感受了零點后的中國,寒夜送餐人在城市中奔跑的溫暖事跡,只為讓需要的人深夜能吃口熱乎飯。

據新聞報道,美團外賣小哥王金華是湖北人,已在深圳漂泊6年,今年他決定不回湖北老家過年了,而是留下來繼續打拼。

大年三十,剛過零點,王金華一下子接到2個訂單,因為商家停煤氣、出餐晚,而兩個目的地平均距離3.5公里,又完全不順路,留給每單的時間不到20分鐘。記者和攝像跟著王金華一路小跑,按時將餐品送到顧客手上。


配送第二單時已經過了凌晨十二點。黑漆漆的小區里,樓號、單元號根本看不見,只能邊問邊找。急單趕上沒電梯,王金華一路爬上樓梯,但已經超時了一小會兒,他連忙向顧客賠禮道歉。

夜色漸濃,燒烤店的人氣卻在不斷升溫。燒烤爐上的串兒熟了,等候的外賣小哥紛紛帶著餐品飛馳而去。王金華還在最后核對他的訂單,這一單外賣的地址比較特別:高鐵站。凌晨三點的高鐵站,誰會叫餐呢?

福田高鐵站口,原來是一位張先生和幾位老鄉怕誤了回鄉的火車,凌晨就來到火車站,打算訂個外賣在這里湊合一宿,等待明天回家的列車。

王金華說,這座城市里到處都能遇到這樣的人。在外打拼的不易,大家感同身受,每次給他們送完餐,自己心里也是熱乎的。

“現在雖然辛苦,但是不覺得累,因為總覺得自己能把日子過好 。”王金華從前做過小生意,生意失敗后就做了外賣配送員。現在的他給自己定下個小目標:每天完成30單,一個月下來能有7、8千的收入。新的一年,王金華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和女朋友結婚,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據美團點評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全國約有5萬名美團外賣送餐員,仍然奔波在送餐途中,為需要的人送上溫暖和便利。
從去年開始,美團外賣率先在行業內開創“春節不打烊”服務。在快遞歇業,小商超關門,服務業大軍返鄉的春節當口,讓大多數人們依然能通過手機APP召喚到準點、安全的美食派送服務。而春節長假期間,足不出戶就可以和家人一起上網選擇喜歡的菜品、燒烤、水果、零食,也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春節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