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結束的“雞年春晚”又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節目的好壞各有說辭,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春晚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越來越緊密。
你可以首先想到舞臺上用電腦控制的炫目燈光,或者是連續兩年出現的無人機表演。不過真正讓春晚成為網絡狂歡的,卻是另外一些家伙。
比如在微信出現之后,你會選擇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出自己對春晚的看法和吐槽。你或許也還記得”搖一搖“紅包,”集五福紅包“這些活動,讓你沒少拿起手機拼命搖、拼命拍。
互聯網已經深刻滲透進春晚這個舞臺中,我們消費春晚的方式也在隨之被改變。
紅包拜年的迅速普及
春晚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加強與觀眾的互動,特別是能夠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在節目創新有限的情況下,與“紅包”這樣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結合成了過去幾年最大的亮點。
2014年春節借紅包橫空出世的微信支付希望能夠在2015年繼續自己火熱的勢頭,它們選擇了與關注度最高但急需做出新亮點的春晚進行深度合作,在除夕當天推出一系列“搖一搖”紅包活動。
整個發紅包活動從除夕早上9點開始,微信在央視新聞頻道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的直播過程中讓用戶搖出少部分金額隨機的紅包、祝福語和互動頁面,為晚上的春晚做了鋪墊。在“羊年春晚”開始后,微信用戶又可以通過微信的“發現—搖一搖”入口,開搶由各企業贊助商提供的價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微信現金紅包。
這場精心策劃的紅包活動成為了“羊年春晚”最成功的“節目”,也讓春晚第一次與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親密接觸,成功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根據微信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除夕當日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1億次,在20點到今天凌晨零點48分的時間里,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到110億次,互動峰值出現在22點34分,達到8.1億次/分鐘。
在微信與春晚的合作取得巨大成功后,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和新浪微博先后成為了2016年“猴年春晚”和2017年“雞年春晚”的合作伙伴,接力除夕的“紅包雨”。
除了在不同時段推出幾輪由不同企業贊助的現金紅包,支付包還新推出了“集五福紅包”,集齊全部五個就可以分享2.15億紅包。今年,新浪微博組織了明星+媒體+企業+網紅KOL組成的最強紅包陣容,在微博上發放價值10億的紅包。
可以說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之后,用手機不停地搶紅包已經成為了“春晚”的標配,而與互聯網公司合作的紅包活動,也成為了春晚新的標簽。
網絡互動和直播
互聯網和移動時代的到來終結了電視時代那種一家老小坐在沙發上看春晚的日子,人們越來越習慣在大大小小不同尺寸的屏幕里尋找過年的感覺。
為了滿足觀眾需求,央視從2011年開始推出網絡春晚,過去幾年通過與CNTV、愛奇藝、芒果TV、新浪微博等合作,擴大春晚在互聯網上的影響力。因此在過去幾年,你可以看到微博上發起的與春晚相關的各種話題,在視頻網站看到春晚節目的片段。對于那些不愿坐在電視機前看幾個小時的觀眾來說,互聯網給了他們另一種接觸春晚的渠道。
三年前央視開始向網絡開放直播權,獲得直播權的視頻平臺不僅僅只想成為觀眾第一時間看到春晚的平臺,同時也希望借助“春晚”這個話題在整一個春節前后為平臺帶來足夠的人氣,因此在內容上進行了重點投入。
愛奇藝在2015年獲得了首個春晚直播權,調動了綜藝、娛樂、自制節目等全站資源,除了《春晚面對面》特別節目,還制作了《愛奇藝早班機》、《娛樂猛回頭》、《娛樂大事件》等多檔自制節目,報道央視羊年春晚籌劃、彩排等臺前幕后精彩故事。
今年新浪微博則與央視網同步播出央視春晚配套直播節目《@春晚》,央視網的官微也將通過微博與央視網同步視頻直播《@春晚》。節目將在第一時間邀請春晚明星來到互動演播室,與網友進行視頻互動,解讀當晚微博上最新鮮最火熱的春晚評論。
除了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春晚自身也在加強與移動互聯網的聯系。
2016年被稱為直播元年,而本屆網絡春晚的主題就是“網絡共新年
幸福正直播”,首次將網絡直播概念和直播技術運用到晚會中。比如,在蔡國慶演唱《365個祝福》時,節目直播連接了江西瑞金、貴州黔東南、延安梁家河的三個家庭。
還有一些網友則選擇與直播網站的主播和“水友”一起看春晚。即便節目不精彩,大家一起發彈幕吐槽,也變成了一種看春晚的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