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下面是9月底ofo共享單車的投資方金沙江創投朱嘯虎與熊貓資本的一段隔空對話:

ofo投資方金沙江創投朱嘯虎:ofo和摩拜的戰爭將在90天內結束。

摩拜投資方熊貓資本:如果90天內ofo真能超過摩拜,熊貓君愿意光著自己的大屁股騎ofo自行車繞北京國貿一圈,并發朋友圈認輸。
90多天前,ofo共享單車的投資方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在朋友圈發表了上述言論,而摩拜單車的投資方熊貓資本也進行了回擊。如今,隔空對賭的90天期限已到,不管是摩拜還是ofo都沒能結束戰斗,這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共享單車的戰斗還要多少個90天才能結束?
互聯網人怎么看共享單車這個市場?
作為共享出行領域的最新代表,摩拜與ofo以極快的速度橫向縱向地擴張,一方面開拓新城市,一方面增加一線城市單車數量,資本的強勢注入讓它們根本不敢懈怠,竭盡全力搶奪市場份額。
以下是近期兩者的主要動作:

不可否認,摩拜與ofo已經成為共享單車市場上難分伯仲的寡頭,從單車迭代到出海,從城市擴張到圣誕節活動,兩者的較量一直都在,年底也正是出成績的時刻,誰也不希望自己落后,從而讓投資人不開心。
然而網友對于共享單車的評價褒貶不一,“違規占道”、“解決最后幾公里”等等不同的聲音出現在社交網絡,與其看網友爭論不休,我們不如聽聽互聯網人是如何看待共享單車的。
700bike的創始人張向東在談到共享單車時,曾這樣表示“共享模式必須用資金砸,沒有資金的支持是不行的。”

自媒體人趙宏民于12月11日發表文章《共享單車90天內不可能結束戰斗》,反駁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的觀點。
12月中旬,滴滴上線小巴業務時,其高級產品總監羅文認為智能單車的應用場景有一定限制。
投資過錘子科技、陌陌以及映客的紫輝創投的CEO鄭剛在接受動點科技采訪時也發表了對于共享單車的見解“城市的容量是巨大的,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優勢,背后的資金也很雄厚,那么你的壁壘在什么地方?先發優勢可能是壁壘,但是否很穩定?肯定會打的很厲害。”單車共享過熱,鄭剛認為,這件事情可能僅僅會淪為普通工薪階層騎的自行車而已。
筆者挑選的幾位互聯網人包括自行車提供商、自媒體人、滴滴以及投資人,相信他們對于行業是有深度了解的,他們的評論中提到了資金、壁壘、場景、結束戰斗等關鍵詞。誠然,共享單車的戰爭目前懸而未決,但是面臨著一些質疑,摩拜與ofo唯有拿出相應的成績,才能讓所有人看到這片藍海(現在應該是紅海了)的未來。
共享單車要想結束戰斗,都要面對哪些問題呢?
如今的共享單車已經在一線城市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隨之而來的則是一系列負面問題。關于盈利模式等問題,我們就不老生常談了,等幾家想清楚自然會給我們的答案,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用戶真正關心的問題。
筆者梳理了當下共享單車已經暴露的問題,以及還需要解決的問題,意圖幫助共享單車廠商在2017年認清自己的劣勢,及時彌補。
首先是“極端用戶”。這些極端用戶竭盡所能讓我們看到了共享單車的悲慘境況,而摩拜與ofo目前也拿這部分極端用戶沒有辦法。
摩拜單車:極端用戶眼里只有“恨”
對于摩拜單車,極端用戶恐怕只有恨,這種恨表現在將摩拜單車從高空拋下以及扔進珠江,摩拜對于這類事件的應對措施是報警,同時其創始人胡瑋煒對于這類情況也很是心疼,她曾說,“有一次我們的單車被扔到了河里,我感覺就好像兇殺案現場一樣。”


ofo:極端用戶眼里只有“愛”
對于ofo共享單車,極端用戶卻是滿滿的愛,這種愛表現在他們會選擇在單車上加私鎖,涂抹號牌,為的就是能夠將小黃車私有化,針對此問題,筆者詢問了ofo共享單車會如何處理,ofo表示目前已經抓了兩位嫌疑人。

極端用戶對于摩拜與ofo不同的表現,讓我們不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極端用戶對于共享單車的所作所為也讓用戶很氣憤,微博評論中也出現了對于極端用戶的譴責,但是問題背后所引申出來的則是目前共享單車的缺陷所在。

網友認為摩拜目前的缺陷在于騎行體驗不佳,騎行很累,雖然摩拜單車已經進行迭代,并且lite版也相對經典版輕了8Kg,但是相當于ofo來講還是費力一些。

關于ofo目前存在的缺陷,知乎網友表示單車質量與車鎖設計是ofo突出的問題。通過對于ofo用戶的調查,車鎖密碼單一、手動停止計費模式上缺陷,以及完全靠人眼定位單車(app無法定位單車)成為了他們主要提出的問題,同時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才導致了極端用戶對ofo上私鎖的現象出現,ofo解決車鎖問題刻不容緩。
此外,筆者還采訪了一位共享單車的資深用戶,詢問其對于摩拜與ofo在騎行上的體驗差別,該用戶表示Lite版摩拜的騎行體驗相比經典版輕松許多,而ofo3.0則相比此前的ofo費力一些,該用戶感覺兩者在單車迭代的思路上完全相反。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目前的摩拜與ofo都存在問題且亟待解決,而兩者何時能夠解決成為了用戶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此外,摩拜與ofo的新車何時上線,也是兩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早前已有媒體爆料上圖藍色款摩拜單車或為上海永久制造,但如今遲遲未見官方宣布,有媒體猜測這是在為2017年共享單車之戰準備庫存。

而ofo方面,其11月17日戰略發布會上公布了城市大共享計劃,意在吸納城市用戶的閑置自行車資源,真正實現C2C模式的共享單車,而如今將近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還尚未有任何數據公布,不免讓人對于城市大共享計劃產生疑問,ofo是否能夠實現其CEO戴威所預想的用科學增量+盤活存量的方式,調動城市閑置單車資源?
藍色摩拜與城市大共享計劃所收集來的ofo可以認為是兩者在單車迭代方面的一些動作,至于何時能夠發布新車,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最后,在城市拓展方面,能否真正解決未開發城市用戶痛點,成為了摩拜與ofo最后要面對的問題。
雖然摩拜與ofo目前已經進入北上廣深,二線城市也在積極拓展,并深受用戶歡迎,但是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兩者進入的城市的市政公共自行車推進處于不順利的狀態,這才導致了用戶對于共享單車有著強烈的需求,摩拜與ofo的機會由此產生。

而縱觀國內公共自行車發展現狀,能夠給摩拜與ofo帶來壓力的唯有杭州,這是由于杭州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在全球已經是名列榜首,同時杭州公共自行車服務還對外輸出服務,如今青島、南京正是受益于杭州公共自行車的服務。因此,摩拜與ofo能否進入杭州,成為了擺在兩者面前最大的問題。
小結
共享單車作為2016年下半年最為火熱的關鍵詞之一,在服務上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方便,但是只要是新生事物就會面臨挑戰,沒有一個領域在最初就是一家獨大。
我們期待共享單車在2017年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才能確定這場戰斗到底需要多少個90天結束,所以與其讓投資人打嘴仗,不如提升自身產品體驗,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共享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