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輝超市與易果生鮮簽訂《股份轉讓合同》,以此轉讓永輝公司所持有的2.37 億股聯華超市非上市內資股,本次交易作價4.01 港元/股,總價9.50
億港元。因此,易果生鮮憑借9.5億港元成入股聯華超市成為第二大股東。

為何永輝超市會選擇此時退股?
眾所周知,永輝超市主打的就是生鮮市場,而根據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前三個季度,永輝超市營業收入370.15億元,同比增長了17.72%,凈利潤為8.15
億元。由此可見,永輝超市截止到目前發展非常好,反觀聯華超市發布的財報數據,2015年聯華超市全年虧損4.97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營業額為222.6億元,較上年減少1.3%,凈虧損1.8億元。永輝在身業務發展優良,而聯華卻在持續虧損中,對永輝而言看不到利益所在,雙方合作并沒有帶來1+1>2的效果,收效甚微的結局也是此次永輝放棄股份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入股聯華之后,永輝在資源、管理、甚至門店改造升級方面對聯華提供了諸多支持。永輝覺得,自身業務發展良好,如今還要拿出資源給聯華,助聯華發展,顯然是個不劃算的買賣。在加上永輝方面表示,公司與聯華在經營戰略方面發生了改變,而雙方在市場業務發展也多有重疊。戰略上是合作關系,而市場上又是競爭對手,所以繼續持有聯華股份,并不利于兩家公司的長期發展。如今,永輝又找到了接盤手易果生鮮,所以,這是絕佳的一個放手機會,對三家公司來講,某中程度實現了共贏。
易果生鮮接盤聯華股份意義何在?
截止到目前,易果生鮮在2016年全年完成了總計約37億人民幣的融資,其C輪及C+輪投資方包括阿里、蘇寧等電商巨頭。自此,易果生鮮已成為天貓超市和“蘇鮮生”的核心供應商。而早在C+輪融資發布會上,易果生鮮CEO張曄曾表示,“融資的主要用途是成立易果供應鏈公司;其次,繼續投資旗下冷鏈物流公司安鮮達;最后,一部分錢會放在渠道建設方面,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渠道體系,而這部分會有比較大的投入。”所以,此次入股聯華,也正是看中了聯華超市的線下渠道優勢,聯華將成為易果生鮮拓展線下渠道的重要一壞。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聯華超市目前已形成了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等多元業態體系,在全國2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的100多個城市建立了強大的連鎖經營網絡。
而對于此次融資,易果生鮮張曄也談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易果集團在生鮮供應鏈和冷鏈物流上,有著長期的積累和足夠的領先優勢,在業態上與聯華有著很強的互補性。新零售背景下,數據驅動的線上及線下,物流及供應鏈的融合已成趨勢,易果和聯華將憑借各自優勢,在新零售領域進行創新嘗試。“
易果生鮮從一開始渠道主要放在線上層面,此次入股聯華,再加上之前的蘇寧小店,易果生鮮已逐步完成全渠道建設布局。聯華超市以及蘇寧小店將作為易果生鮮的前置倉,以此來降低生鮮運輸成本,提高生鮮的配送效率等。
此前筆者在采訪一位從事生鮮電商行業的創始人,據他介紹,生鮮電商行業最大的問題在于冷鏈物流和生鮮標準化,目前生鮮行業除了少數巨頭之外,大部分都在虧錢。易果生鮮也不例外,目前仍處于虧損中。平臺的搭建、冷鏈物流的建設、以及生鮮標準的制定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正因如此,曾經紅極一時的生鮮電商美味七七最終倒閉就因負荷過重,資金斷裂所致。而因為有阿里和蘇寧的資金支持,易果生鮮有充裕的資金來完成對聯華超市股份的接盤,也為易果生鮮接下來更多的業務布局提供保障。
結語
易果生鮮入股聯華,除了本身公司暨定發展規劃之外,也是阿里系與京東系市場相互爭奪有關,目前阿里巴巴除了自營的天貓超市、喵鮮生,還投資了易果生鮮、三江超市和盒馬鮮生;而京東自營的有京東超市、京東到家以及1號店,而投資的有永輝超市和天天果園。
馬云曾在云棲大會上講到,”純電商將死,新零售時代正式崛起!“而所謂的新零售,正是線上線下結合,線下提供渠道,線上提供平臺,依靠線上線下各自優勢互補,從而帶動零售業新的發展。此次入股聯華,易果生鮮也是從旁佐證了馬云的觀點,線上線下資源,二者協同運營,以此突破生鮮電商發展難題,為垂直電商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可能。(作者微信:111932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