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寶在App
Store最新10.0.0版本中,新增AR實景紅包,包含藏紅包、找紅包、紅包地圖等多種玩法。AR實景紅包原理是基于“LBS+AR+紅包”的方式,用戶在發、搶紅包時,都需要滿足地理位置和AR實景掃描兩個條件。如果用戶在前段時間玩過爆火的游戲《Pokemon
Go》的話,就很容易上手。支付寶這個玩法其實是借鑒了該游戲的核心理念,用戶需要使用支付寶客戶端,前往藏紅包的實景拍攝地點,通過掃描紅包藏匿點揭開紅包。

藏紅包的人選擇的藏匿點幾乎是任何可以拍攝到的場面(如燈、水杯、鮮花、手指等),然后就跟平時發紅包一樣,用戶可以設置紅包個數、總金額等限制,除此之外,紅包領取的對象可以是任何人,也可以限制為朋友,領取的紅包金額隨機,超過72小時未被領取的紅包金額將會被退回。
AR實景紅包體驗有待提高
在筆者短暫試玩之后,雖說支付寶這個玩法確實比較新穎,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有許多用戶選擇嘗嘗鮮。但是在體驗之后發覺體驗卻不是十分友好。用戶打開掃一掃會直接進入自動掃描框,沒有提前閱讀游戲規則的用戶很容易直接去掃描而出現失敗,正確第一步應該是用戶先去地圖尋找紅包藏匿點再掃描;紅包地圖只顯示附近紅包地點,無法精確到用戶5米、10米范圍之內,當周圍紅包堆砌在一起,無法放大地圖和導航功能,用戶很難發覺紅包藏匿點。
還有一個問題在于領取紅包必須和拍攝藏匿點一模一樣,如果藏匿紅包的對象物體改變角度和位置,掃描識別很容易出現失敗領取不成功,大大降低游戲的實際體驗效果。
整個使用下來,雖然模式很新穎,但是在人機交互方面,支付寶還需要繼續完善,降低游戲門檻,整理紅包信息數據(很多用戶將紅包藏匿點設置為辦公室、房間等較為封閉空間),增加縮放地圖、導航等功能,增強游戲可玩性和操作性。
線上線下結合 布局社交場景
對商家而言,AR實景紅包可以成為商家引流的利器,基于LBS精準定位,可以為商家帶來線下流量,提升商品瀏覽率,增強用戶粘性。但是這樣帶來的客流量并不夠精準,用戶只為紅包而來,能否達到商家目的,還需斟酌一番。因為搶紅包金額不可見,如果紅包太小,掃兩次反而可能會打擊用戶的積極性,導致用戶活躍度下降。總體來看,AR實景紅包確實可以拓展商戶更多的營銷場景,但想要利用好,還需要商家仔細思考。
對用戶而言,從支付寶去年的集福,到最近的圈子,再到現在的AR紅包,支付寶一直想打通社交這一塊兒,增強社交能力,弱化支付寶本身工具屬性。通過人們對于新鮮技術的興趣來增強支付寶社交屬性,利用掃描、找線索加大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只是通過紅包形成的社交關系鏈,社交關系和熟人社交比相對薄弱,支付寶還要通過后續更多社交場景強化社交關系。而且支付寶本身在人們心中作為工具認知已經先入為主,想要用支付寶完成阿里的社交夢,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總體而言,AR實景紅包也算是支付寶又一次全新的嘗試,無論是商業導流還是增強社交屬性,也擁有足夠的想象空間。支付寶目前已經布局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而社交可以提升用戶活躍度和滲透率,增強用戶對產品的黏性和忠誠度。所以,對于支付寶社交這塊短板,阿里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