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財經12月16日報道 文/謝媛媛
金融行業觀察獲悉,今日蒙牛乳業(02319)發布盈警,預期2016年業績將出現較大虧損,虧損原因在于其附屬公司雅士利2016年度的經營出現問題,股價因此受壓。

截至下午1時51分,蒙牛股價下跌4.04%,報價15.2港元,1684.27萬股,成交額為2.55億港元。
蒙牛股價跌了,同為國內乳業巨頭的伊利怎么樣了呢?據金融行業觀察了解,從今早9:30開盤截止晚7:00,伊利的股價最低不超過17.3/股。金融行業觀察對比伊利和蒙牛的股價,發現兩者差距明顯,這是怎么回事呢?
獨家財報解讀
跟隨金融行業觀察,我們來看一組財報,分析一下蒙牛和伊利的財務數據。

2016上半年財務報告相關數據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蒙牛上半年凈利潤為10.77,同比負增長接近20%,這個數字與伊利去年上半年的凈利潤還相差4個億(伊利2015年上半年利潤為14億)。今年,伊利的凈利潤為32億,凈利潤增長20.63%。
其中,蒙牛奶粉上半年收入16.6億,同比增長-6.92%,這與蒙牛方面表示的其利潤下降與“雅士利嬰幼兒奶粉銷售下滑”的原因相符合。對比伊利和蒙牛在嬰幼兒奶粉方面的業務數據,金融行業觀察發現,雖然伊利奶粉的市場銷量同樣呈現出下滑趨勢(同比增長-24.05%),但伊利奶粉的總體收入(25.34億元)依然高出蒙牛8.74億元。
股價跟隨市場行情走,蒙牛股價低于伊利也就不言而喻了。
蒙牛的奶粉業務究竟出現了什么問題?
金融行業觀察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源或與兩者的商業模式有關。
1、廣告營銷方面:
金融行業觀察調查發現,在廣告營銷方面,伊利在各大媒體平臺猛砸錢。如,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2016年所有高收視率綜藝節目均有其投放;蒙牛的液態奶在全員加速中、又見國樂等節目中也做了品牌露出,影響力不分上下。
2、商業模式方面
蒙牛奶粉業務:
2015年,蒙牛以24.6億港元價格收購國內奶粉企業雅士利全部股權。其后,雅士利又收購了多美滋中國全部股權,作價9.8億元。至此,蒙牛將旗下的奶粉業務都劃歸給雅士利。金融行業觀察調查發現,這種整齊劃一的商業戰略并沒有打通蒙牛線上線下的全部渠道,從雅士利的財務報告上看到,雅士利上半年凈利潤僅0.15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93億元大幅下滑86.2%。
伊利奶粉業務:
對比來看,伊利奶粉的商業模式與蒙牛恰好相反,伊利旗下有4個嬰幼兒奶粉品牌,其中包括金領冠、全優等。伊利旗下子品牌采用分散式的銷售模式,不同品牌輻射不同人群,能夠滿足各個圈層的需求。
在金融行業觀察的一項調查中發現,近50%的用戶日常購買伊利,45%購買蒙牛,15%訂閱當地牛奶品牌,伊利的市場占有率和用戶口碑均高于蒙牛。
財務報告發布之前,蒙牛方面曾公開表示,雖然雅士利沒有為蒙牛的銷售額做出貢獻,但是也不會帶來太大影響,并預期雅士利未來會有所突破。
伊利的分散式市場布局和蒙牛的整合式市場布局誰能笑到最后呢?請繼續關注金融行業觀察的后續報道。
謝媛媛:資深互聯網金融觀察員,速途網絡羽化財經首席分析師,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金融行業觀察(ID:hlwjr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