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網易旗下個人資產管理工具“網易有錢”聯合TNS中國在京發布的《2016中國漸富人群研究報告》,提出“漸富人群”概念,同時網易有錢分析了漸富人群的生活消費形態、理財行為、個人及家庭情況等數據,提出當下漸富人群的主要財富目標在于“開源但并不節流”、“讓固定收入增值”,“對花費有清晰的了解”等。
對此,網易有錢推出了以自動記賬、理財、理財社區等為中心的個人資產管理方案,并將其延伸到更多金融服務場景,面向漸富人群帶來的千億市場。
沒有中產,只有“漸富”?
“年齡為23歲-35歲,個人年收入5萬以上,經濟、政治、教育等方面資源和技能仍在提升的群體”,《2016中國漸富人群研究報告》在業界首次提出并這樣定義“漸富人群”。據了解,在前期的調研中,網易有錢聯合TNS中國發放了百萬份問卷,全面觸及到各類社會群體,深入分析了人們在收入、消費、理財等方面的數據。
“以往中產階級的定義,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相對占有量比例’這個維度,而報告正是通過這點得出了目前中國不存在中產階級的論點”,網易有錢總監單開濤表示。該報告認為,當代中國正處于社會變革時期,階層本身的成型、發展和沒落以及階層間的流動仍在頻繁進行,收入、財富等有價社會資源的相對占有量難以全面界定和辨識出真正的“中產階級”。
張弘認為,“之前很多定義中的所謂中產階級,在需繳納個稅勞動人口中占比不足2%,和西方成熟的‘中產階級’相比,中國當前更具‘中產階級’特征的更多是龐大數量的‘基礎階層’,尤其是那些小康、或已經超越小康的人群。而這部分人群被稱作‘漸富人群’顯然接近群體概念本質”。
消費有壓力,但強烈渴望消費升級;娛樂消費頻次高,但依舊注重性價比;樂于“透支”,但規劃先行;個性表達,品牌意識深入人心;追求更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進入無現金時代;理財追求穩定、便捷、小額……這些構成了漸富人群的消費和理財觀念。根據報告的調查問卷,65%的受訪群體已經習慣信用卡刷卡、網上信用產品透支等正常的“信用”行為,但其提前消費的態度依然謹慎、理性,71%的用戶表示還款有規劃,并有21%的受訪者感受到還款壓力。
在理財投資中,報告調查對象的“漸富式”理財困局凸顯:習慣匱乏持難度大、知識匱乏、渠道匱乏、方案匱乏,這造成了漸富人群理財理想和理財現狀之間的矛盾。
同時報告顯示,89%的漸富人群擁有記賬需求,但現實卻只有23%的人堅持記賬,大部分人群因為支付方式分散、沒有合適記賬工具而選擇放棄。78%的人群認為投資理財很重要,然而只有約3%的群體認為自己理財知識相當專業,其他人則表示需要專業指導。
在網易有錢總監單開濤看來,報告中這些情況彰顯出“漸富人群”對專業、便捷金融服務的迫切需求,“他們需要一個完善的金融服務平臺,去幫助他們管理個人資產,實現財富穩健、快速增值,互聯網產品帶給漸富人群這種可能性”。
記賬延伸出的千億市場
“漸富人群的個人資產管理需求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單開濤表示,記賬只是一個典型的入口,網易有錢的產品生態,正是以此作為出發點來實現需求的全面觸達。在他看來,網易有錢在很大程度上變革了記賬方式。

“很長一段時間,市場的產品上以簡單記賬和手工記賬為主”,單開濤說,這難以適應電子化金融時代多種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海量小額支付,也無法理清銀行卡、信用卡、股票、基金等賬戶的交易。為此,網易有錢推出了“自動記賬+高效手動記賬”的解決方案,支持一鍵同步銀行卡和信用卡網銀、支付寶等賬戶,滿足人們便捷的記賬需求。“這樣的解決方案相對而言也更為智能化,從基本的信息收集和分析開始,呈現用戶的日常投資消費和收支數據,給用戶一個更為視覺化和簡單化的視圖窗口”。
據了解,為實現信息流和資金流完全匹配,網易有錢目前已接入27家銀行,16家券商,自動同步成功率達99%。
當然,如果僅是記賬,那只是一個簡單的功能性產品。“漸富人群”需要的是強大的資產管理策略,幫助他們分析財務健康程度,并監控信用等級和儲蓄負債比率等。網易有錢總監單開濤說,“當前網易有錢囊括了收支統計、投資追蹤、負債提醒、資產分析等多種貼合人們現代金融生活需要的功能點,可以深度追蹤財富變化,并對收支資債全面透視。”
“近年來,互聯網巨頭和創業公司紛紛搶灘記賬類APP市場,瞄準的不僅是其作為流量入口的作用,還包括背后的千億市場”,單開濤表示,記賬類APP在完成海量用戶和數據的積累之后,可以衍生到了適應用戶需求和時代發展的移動端理財、信貸、征信、大數據等多樣化的需求上。比如智能獲客,可以利用APP里的各類場景數據,比如旅游賬本、裝修賬本、汽車賬本、社交賬本等數據,通過多維度模型進行分析,提供個性化服務。
“當用戶經歷買房、買車、結婚等大事,有貸款、理財或其他金融需求時,網易有錢可以在第一時間將用戶找出來,向其推送個性化的服務信息”,他介紹,基于對用戶的深刻了解,同時依靠網易背后的大流量,網易有錢不僅能有效觸達用戶,而且可以根據用戶的年齡階層、興趣愛好、消費習慣、消費水平等大數據,推送個性化服務。
同時,獲客之后,有效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是一件亟待解決的事情。網易有錢總監單開濤表示,“有錢準備連接各種貸款服務,如信用卡、消費金融、小額貸款等,為高信用用戶打通各種增值服務的通道。”
智能金融能否帶來春天?
智能金融被認為是金融領域的下一個風口,而2016年則被稱作中國智能金融元年。一般認為,智能金融可以解決傳統金融中廣泛存在的服務用戶少、服務費用高、投資方向受限、投顧難以貼合用戶需求和利益等問題,從而帶來覆蓋人群更廣、產品種類更豐富、操作更加便捷的智能金融服務。
在國內智能金融發展歷程中出現過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探索和努力。不久前網易有錢也推出的美林時鐘投資策略。
“我們的定位正從一個記賬軟件,變成一個更加智能的個人資產管理平臺,支持記錄各類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兼容生活中的各種場景,還有收支統計、投資追蹤、到期提醒、資產分析功能,幫用戶更好打理個人資產。另外,還接入了基金、非標、保險等其他資產,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單開濤說道。
隨著社會商業生態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資源獲取、數據處理能力和商業變現場景等都有突飛猛進的進步,人工智能概念火熱,金融領域變革正在發生。國內外金融從業者逐步發現,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高效識別用戶特征,建立全方位用戶畫像,進行投資信息的整合分析,可以迅速做出投資決定和資產配置方案。這不僅省去了大量時間,而且更加精準,也可以做到“千人千面”的理財需求。
“網易有錢依靠網易集團,利用其在大數據獲取以及大數據處理能力方面的積累,使其有能力通過數據挖掘等手段,分析生產大量維度的用戶畫像,以此判斷用戶的收入水平、消費能力、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為其提供恰到好處的理財產品和方案,實現用戶收益最大化”,網易產品總監單開濤堅信,“變革帶來的有益改變已經開始展現”,隨著創新的不斷深入,圍繞漸富人群的市場前景會更加廣闊,智能金融也會讓整個金融業的春天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