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消息,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曝光了POS機盜刷銀行卡新手法。據央視報道,這種作案手法十分隱秘、不易察覺,普通用戶很難防范。
據《焦點訪談》報道,前不久,江蘇宿遷等地警方破獲多起新型盜刷銀行卡的案件。警方發現,這是一種盜刷銀行卡的新手法:不法分子通過改裝POS機,盜取卡號和密碼進行盜刷,讓群眾財產受損。這種作案手法十發隱秘、不易察覺,普通用戶很難防范。
銀行卡在自己手中,錢卻被盜刷了,到底是哪個環節失守導致用戶財產受損?TechWeb通過梳理央視報道發現,多個環節的失守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被改裝的POS機
今年3月1號到6號,江蘇省宿遷市警方接連接到群眾報案,反映他們的銀行卡被盜刷了。
警方調查中發現,在短短的6天時間,8起盜刷案件涉案金額62萬多元。警方在辦案過程中發現,所有被盜刷的用戶均在兩家商店里使用過POS機刷卡,通過這一線索,抓住了嫌疑人。
據悉,今年2月,貢某在網上QQ群里看到有人發布利用改裝POS機可以盜刷別人銀行卡的帖子,于是他動起了歪腦筋,去福建廈門學習改裝技術。在學會了POS機改裝技術后,貢某購買了13臺聯迪E550型號的POS機,并購買了盜卡模塊等作案工具,嘗試改裝這款POS機。經過他改裝的POS機除了在他自己經營的烤肉店使用外,他還以“返點高更優惠”為由誘騙兩家商戶使用。
過一段時間以后,貢某就會以升級的名義把POS機取回,拆開機器讀取盜采的信息。
但是貢某并不掌握復制銀行卡的技術,于是,他又在網上又聯系了一個能復制銀行卡的團伙。貢某提供信息,他們負責制作銀行卡。
在偽卡制作完成后,犯罪嫌疑人吳某某、丁某某等人分別在惠州、東莞、深圳等地多家自動取款機上取款。
實名制管理成虛設
辦案人員分析,宿遷多起利用POS機作案之所以能得手,首先是部分廠家生產的POS機存在技術缺陷,按照POS機安全規范要求,POS機應該是拆機即毀,也就是說把機器拆了就不能再用了,但本案中,犯罪嫌疑人貢某、廖某某購買的聯迪E550型POS機卻沒有這個功能。
POS機這關沒有守住,接下來,如果使用POS機開展收單業務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能依規操作,本案中盜刷銀行卡的問題也實現不了。在我國,可以使用POS機收單銀行卡的分為銀行系統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大多數銀行卡被盜刷案件中,我們總會看到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子。本案中像貢某、洪某某、廖某某等特約商戶,他們需要在第三方支付機構注冊入網,這樣才能經營POS機業務。入網前,第三方收單機構應對特約商戶嚴格審核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有效身份證件等。但很多第三方支付機構卻無視這樣的硬性要求。
本該實名制管理的硬性規定卻形同虛設。警方在查扣的犯罪嫌疑人洪某某的電腦里發現,有大量的手持身份證的照片,這些都是他花錢買來用于辦理POS機的。洪某某在瑞銀信、樂富、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POS機300多臺,用于盜刷銀行卡作案。
除此之外,按照規定,對實體特約商戶,第三方收單機構不得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收單業務。對這個禁止規定,有些第三方支付機構也是置若罔聞。犯罪嫌疑人洪某某常住深圳,他所辦理的300多臺POS機虛假注冊的地址遍及山東、河南、湖北等十多個省份,在全國多地使用。犯罪嫌疑人廖某某的三臺POS機注冊地在廈門,他卻帶到澳門使用。
按規定,上述虛假商戶入網、POS機違規跨區域使用等問題,應由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責令第三方支付機構整改,并對其處以1到3萬元的罰款。
惹禍的“降級交易”
早在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于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發卡銀行、收單機構于2014年底前,全部關閉金融IC卡、POS機等線下渠道的降級交易。
但有些銀行卻沒有執行這一要求。所謂降級交易,是指雖然用戶更換了安全等級高的金融IC卡,但是,刷卡時使用的卻是應該關閉的老式電話POS機。這種老式POS機單筆可刷上千萬元并且實時到賬。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廖某某就用一臺老式電話POS機,共盜刷金融IC卡9張,金額150多萬元,涉及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及廣東華興銀行,其中一張工商銀行卡單筆被盜刷91萬元。這六家銀行都沒有關閉降級交易渠道。
改裝POS機,盜刷銀行卡,手段隱秘,危害重大,從央視曝光的這條盜刷鏈條可以看出,但凡有一個環節守住了,最終犯罪分子都不可能得手。要依靠用戶自己去防范盜刷難度太大,要徹底杜絕類似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最根本的還在于相關的利益方都必須盡職盡責,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你們一旦失守,眾多用戶的利益都將受到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