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新聞和彭博商業周刊發表題為“Six Billion Web Searches Bring China’s Economy Into
Focus”的文章,介紹了百度大數據實驗室數據科學家吳海山通過百度大數據對中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分析成果,高度評價了百度在通過大數據解讀國內經濟形勢方面所做的努力。

2014年春節期間,百度遷徙展示了春運期間中國范圍內人類大規模遷徙的巨幅動態畫面,將中國一年一次最大規模人口遷徙的軌跡與特征實時展現出來。正是受此觸動,曾任普林斯頓大學任博士后研究員的吳海山隨后回國,加入百度大數據實驗室,負責通過挖掘百度時空大數據來測算經濟指標。
吳海山從中國復雜的經濟形勢中找到一些關注的焦點,而這種數據行為比大多數的主流經濟學說更有說服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Jeffrey
Towson對此評價說:“這好比之前我們舉著手電筒聚焦于某個目標,比如勞動力,比如港口運輸。而現在的這種方式就好比有人打開了日光燈,突然之間所有東西都展現在你面前。”
此前,吳海山利用搜索數據和地圖數據來尋找所謂的“鬼城”,這一項目曾被美國權威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2015年度最佳研究之一。吳海山和他的團隊首次使用定位數據來進行精細的鬼城檢測,
從而更精確地了解到某個區域內的常住人口變化。 他還帶著10個人的團隊研發了相關技術,來分析預測商場客流量、游客量、以及工業園區的就業趨勢。

百度就業指數
彭博商業周刊在文中指出,中國的官方數據雖然缺乏關鍵性指標,但大數據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陷。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表示,政府對于大數據持著歡迎和開明的態度。目前統計局在某些指標中也納入了大數據,如零售額、消費通脹和房價等指標。百度大數據實驗室所進行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維度來了解國內的經濟形勢變化,百度的這項研究在發布后,吸引了不少投資機構。
目前,百度的日搜索量高達60億次,而且也在移動地圖市場上占主導地位
。在吳海山看來,利用百度在業界領先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挖掘百度的這些大數據,將可以更加細致地觀測中國的經濟趨勢,為金融市場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