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兩個問題長期困擾著企業經營者。以傳統銀行貸款為例,全國人大常委、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辜勝阻最近指出,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利率是發達國家的2-4倍;90%的小微企業難以從銀行得到貸款,資金壓力要靠小貸和民間借貸緩解,貸款利率在25%左后,應急式貸款利率高達40%以上。
11月25日-26日,速途網絡羽化財經跟蹤報道由龍馬匯智主辦的“資本正道”名家講壇,吳曉求等多位業界大咖從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企業資本運作路上的各種坑,延伸只企業上市后的專業實務管理問題展開分析討論,與中小企業經營者一同探尋高效低成本的融資途徑。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主題演講
大國金融:中國將成全球重要資產配置中心
一種貨幣的價值與其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金融博弈的成敗體現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弱。長期以來,中國對金融強國的不斷追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未來對國際職責的承擔是一種趨勢,大國金融也是大國崛起的必然選擇。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指出,中國的大國金融戰略為中國資本市場開拓出巨大的成長空間。他在演講中指出,未來中國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資產配置和交易中心,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配套離不開外匯交易市場、市場貨幣、資本市場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中國資本市場的證券化是全球投資者必須配置的重要資產,包括各類債券(主要是國債)資產和股票資產,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資本市場的證券化資產規模和比例會有顯著提升。以股票市場為例,一般認為將達到市值的10-15%,目前僅略超過1%,資金供給充足。
統計數據佐證了吳曉求的看法。比較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與資本市場發展,可以看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有很大潛力——2015年美國的GDP總量為17.41萬億美元,中國為10.38萬億美元;股票市值美國為26.69萬億美元,中國為7.37萬億美元;上市公司總數美國為5236家,中國則為2797家(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資本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中國社科院特聘教授王彬生主題演講
中國資本市場3.0:企業資產證券化縱深發展
資本運作又稱資本經營、消費投資、連鎖銷售、亮點經濟,是中國大陸企業界創造的概念。它指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資本的科學運動,實現價值增值,效益性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利用資本市場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通過買賣企業和資產而賺錢的經營活動,具有流動性、增值性、不確定性三大特征。
中國社科院特聘教授王彬生從市場演進角度闡釋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他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正處在2.0時代,資本市場正在向泛交易、泛監管的3.0時代演進,資產證券化將向縱深發展,小微企業的價值及資產將虛擬化。
從行業角度看,企業選擇主板ipo或新三板掛牌都面臨諸多問題。如IPO審核嚴、排隊長,付出的時間成本大;新三板門檻低、流動性低,掛牌后再融資又成為難題。
IPO難于上青天背后,探索資本幕僚博弈策略
龍馬匯智合伙人李鵬在演講中表示,IPO難于上青天是被誤導的結果。一方面我國證券化率遠低于國際水平,注冊制改革正在進行;另一方面,A股再融資能力超群,這些因素決定了經濟證券化仍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之一。國內上市公司會快速增加,IPO的道路依然寬闊,好企業上市仍是主流。
值得企業經營者注意的是,上市后,投資者關系、企業并購等方面將面臨全新挑戰,單憑企業一己之力難以應付。李鵬認為,每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背后都站著強大的資本幕僚隊伍,比如震動業內的寶能和萬科之間控制權爭奪,背后是雙方資本幕僚的角力。李鵬說:“僅寶能系旗下就有多名大佬運籌帷幄,平安信托董事長張金順、中國外貿信托總經理徐衛暉、陸金所財務總監秦國斌等,涵蓋銀行、保險、信托、投行和基金等領域。”
龍馬匯智合伙人李鵬現場演講
事實上,中概股的慘痛教訓也證實了李鵬的看法。美國上市的大多數中概股公司面臨“估值普遍偏低、流通性偏弱、融資受阻、遭到惡意做空”等困境,部分公司為此不得不選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業內人士分析,回歸不是最終解決之道,中概股必須直面問題。
假如,某中概股公司上下沒有系統的市值管理理念,融資策略缺乏優化,投資者關系一團糟,除了一些法定的信息披露之外,其它信息在中國和美國基本看不到,公司經營情況、管理情況、未來預期等信息基本是一片空白。這樣的經營策略最終將貽誤企業發展,這正是目前大量中概股企業、新三板企業面臨的問題。
李鵬認為,中小企業資本運作過程中,無論上市掛牌、股權融資、市值管理,還是產業并購、轉板轉層,都離不開資本幕僚的專業服務。此外,論壇在資本運作涉及的轉板、市值管理、策略、稅收、法律等實務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為企業資本運作撥開資本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