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已經成為了時代的 “風潮”,但如何讓數據發揮出價值,更好地造福人類,人們仍舊在探索中。11月22日,在被譽為健康界的“奧林匹克”——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的特別小組會議上,李彥宏和在場的嘉賓探討了在“互聯網+醫療”中,數據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問題。李彥宏認為,數據是“互聯網+醫療”當前的瓶頸,而不是技術。同時,李彥宏還透露出,自己經常會和妻子探討如何利用技術來改善醫療情況,他還曾經被妻子“吐槽”,“這些(技術)幫不上忙,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知識讓機器學習”。

在會議上,李彥宏表示在醫療領域,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知識讓電腦進行學習,技術的作用并不能完全發揮出來。“我說我們有最強大的計算機系統,有最好的AI技術,我們應該如何改善醫療狀況,如何幫助人們發現疾病呢?”李彥宏提到了妻子馬東敏的回答,“我妻子卻說這些幫不上忙,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和知識讓機器學習。”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顯然也有共識,她認為許多醫院之間不會彼此交換數據,這實際是在削弱數據的使用效果,她還提到,世衛組織會做好準備幫助各國同ICT創新者們合作,共同找到解決措施。對此,李彥宏非常認同,他認為對于醫療行業而言,當前的主要瓶頸是數據,而不是技術。“百度已經積累了很多的先進技術,而這些技術在很多領域都表現出色。例如,百度的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97%,在很多情況下甚至超過了人的識別水平。”
李彥宏認為,技術不僅能夠幫助醫療行業減少成本,同時在基因測序的領域,技術還能讓精準醫療變為現實。在分子層次上,技術仍舊大有可為。而在藥物研發方面,技術也能發揮強大的作用,“使用深度學習和這些大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現有藥物的新用處,或者找到新的藥物”,李彥宏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