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11月24日消息(報道 李雪萌)昨天,咪蒙一篇《職場不相信眼淚》刷爆了朋友圈,有人捧,有人罵;
同樣是昨天, “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papi醬遭到羅輯思維撤資,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兩件事原本并沒有聯系,但筆者隱隱地感覺咪蒙和papi醬在某些方面莫名地相似。作為當下的兩個現象級網紅,她們在受到關注的同時也一直飽受著非議與質疑。
先來說說papi醬吧!中戲在讀研究生,芳齡29的已婚女青年。憑借在原創(chuàng)短視頻中夸張的表演和搞笑的語言在微博走紅,微博粉絲兩千萬。
咪蒙,40歲中年女作家,早年任職南方都市報編輯,后來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眾號,憑借《致賤人》等一系列言辭犀利的心靈毒雞湯為人所知,文章篇篇100000+。
在當下的一眾“錐子臉”網紅中,她們的存在好似一股清流。當然,她們本來也不是靠顏值吃飯的。
說她們都是才華過人的當代才女,恐怕有些人并不認同。但要承認的是,在這個開放的時代,要想成為網紅,要么美得驚為天人,要么丑得驚世駭俗,再不就是要有錢有背景。如果什么都沒有,那么,你只能靠才華。Papi醬和咪蒙就是這一類網紅,只不過在靠才華走紅之后,她們已經逐漸向著“有錢有背景”邁進了。
有人說,作為一個網紅,走上商業(yè)化的道路是必然的,否則等于磨滅了自身價值。于是,在兩人積累了足夠的粉絲基礎與輿論聲量后,開始走上了變現的道路。
2016年3月,papi醬成立的春雨聽雷有限公司獲得羅輯思維、真格基金等五家機構的1200萬融資,估值3億元人民幣,papi醬成為了“2016年第一網紅”,也成了內容創(chuàng)業(yè)的勵志典范。而后,羅輯思維為papi醬高調“運作”了一場視頻廣告貼片拍賣會,最終由麗人麗妝以2200萬的價格拍下,令業(yè)界嘩然。
再來看咪蒙。從去年9月中旬至今,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咪蒙牢牢抓住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期,做到現在一篇軟文的報價50萬,而且想要預約還得等到2個月之后。
2200萬與50萬聽起來仿佛相去甚遠,但要知道在廣告價格方面,不管是在短視頻領域,還是微信公眾號,這兩個數字已是天價。
而天價的廣告費背后又有多少的流量變現呢?別的不說,papi醬的直播首秀創(chuàng)下兩千萬人同時在線觀看的記錄,打賞禮物超過90萬。然而,也正是這次直播,成了papi醬網紅生涯的轉折點。直播過程中幾次卡殼,脫離了變聲器的papi有著“渾厚”的聲線,這些都成為了粉絲心中無法修復的“Bug”。
之后,papi醬開始在視頻中穿插廣告,但是廣告主卻不是金主麗人麗妝。今年6月底,趁著魔獸熱映賣了297件T恤,雙十一papi醬又為某面膜制作了一個特別短視頻,并策劃送面膜活動。而除了這兩個廣告之外papi醬的商業(yè)化試水并無其它進展。
后來papi醬還成立了一個開源內容平臺——papitube,不過在發(fā)過幾期節(jié)目之后就默默進軍表情包界了。
現在的papi醬除了一套老年表情包,已經有了過氣的跡象。
不得不說,當內容創(chuàng)作打上商業(yè)利益的標簽,不管是對于創(chuàng)作者還是受眾,都顯得不那么單純了。也許對于papi醬來說,起初的創(chuàng)作只是興趣愛好,但當利益核心體不再是自己一個人時,她要顧及的是整個團隊和身后的資本。
今年8月后,“Papi醬”視頻全網播放量整體趨勢走低,視頻播放量低于均值。打賞數量從3月份的3000次左右下降至7月份的1000次左右,最近的幾期,打賞人數甚至不足百人。papi醬早期起家的美拍平臺,近一個月播放量基本上3、4百萬,四五六月份在700到1000萬。而翻看papi醬最近幾篇微博,除了為某面膜打廣告之外已經少有新的內容創(chuàng)作了,評論轉發(fā)數也從原來的幾十萬驟降至一兩千,甚至幾百,慘淡不堪。
從這一系列的數據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思維瓶頸和受眾的審美疲勞。而papi醬正經歷著這個時期。
今年7月份羅輯思維CEO脫不花曾表示投資是自己的恥辱。很多人揣測彼時羅輯思維就已經不看好papi醬了,可見羅輯思維的撤資并非一時腦熱。
那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咪蒙,雖然遭受著大批“文人墨客”的口誅筆伐,但并沒有影響用戶對于咪蒙文章的追捧,我們依然能天天看到100000+的爆文引爆朋友圈,咪蒙也依舊開心地發(fā)著廣告,收錢收到手軟。
很多人覺得從內容生產的層面來看,papi醬和咪蒙方式是相似的。雖然一個是短視頻,一個是文字,但都符合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規(guī)律。作為快消品的短視頻很容易被人遺忘,而文字的保鮮期也并不算長。所以,當大家都在議論papi醬被資本拋棄時,那些“咪蒙們”是不是也該考慮,下一個出路究竟在哪兒?
說到這兒,筆者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當初羅輯思維投資的是咪蒙,那么現在,他還會覺得恥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