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調研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發布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運營利潤為 90 億美元。而蘋果獨占其中的 81.9 億美元,占比高達 91%,其他手機廠商利潤總額不到10%。其中國產手機廠商華為、vivo和OPPO分列至第二名至第四名,利潤占比分別為 2.4%、2.2%、2.2%。華為首次超越三星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 Android 智能機廠商。
看似繁華的蘋果,實則面臨自身發展困境
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總銷售量達到3.73億部,其中蘋果手機賣出了約4300萬臺,占比11.5%,整體市場占有率為2009年蘋果手機發布以來歷史最低紀錄。非常有趣的一點是,雖說蘋果整體市場占有率有所下滑,但是占據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營業利潤91%的份額的蘋果,卻創造了蘋果手機利潤的歷史新高。而這一切除了用戶較高的品牌忠誠度外,還源于蘋果手機整體成本下降,以及手機定價拔高所促成的。

蘋果手機的生產制造基本都是由中國大陸的富士康生產的,人口紅利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是蘋果將生產制造放在中國大陸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提升,蘋果也在考慮未來可能會將蘋果生產轉移到印度由富士康來做。最近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表示希望蘋果把iPhone放回美國生產,而如果真要這么做,那么蘋果的生產成本大約要提高2倍,手機的價格必然會大幅度提升,銷量也會有所下滑,這對現在的蘋果來講是非常不利的一個舉措。庫克今年多次出訪中國,就是有意想提高蘋果手機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市場銷量份額,如果成本上升價格提高,無疑是對已經開始出現下滑的蘋果手機市場雪上加霜。
蘋果手機雖坐擁90%以上手機市場利潤,但是從喬布斯離世庫克接手以來,雖然在產品線擴張上,如蘋果手表、大小尺寸iPhone 等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效果,也為蘋果帶來了巨額的利潤以及豐厚的股價回報。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蘋果近年來創新疲軟,只為追逐利潤,也開始受到大眾質疑。用戶覺得蘋果產品創新已面臨“天花板”,雖說每一年的產品看起來也足夠優秀,但是放在蘋果身上,恐怕用戶想看到的是驚艷,而不是優秀(就像是一個合格產品)。雖然有點苛求,但是只有驚艷的產品才足以來支撐其高昂的售價,如果僅僅是合格,用戶也很難再為其買單。
近年來安卓和蘋果之間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的差距都在逐漸縮小,要放在三五年前,你問最好的手機是哪一個?在不考慮價格的前提下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蘋果,而如今,同樣的問題,回答的時候就開始顯得猶豫不決,因為蘋果不再那么讓人覺得驚艷了,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拋開外在市場環境因素,看似一片繁華的蘋果,在內部依然面臨諸多問題噬待解決。
“內憂外患”的三星,未來發展依然可期
此前,三星note7電池爆炸事件,可謂是將三星電子推上了輿論的高峰,讓其深陷泥濘。此事件一出不僅對三星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之外,也直接影響到了三星手機的市場地位。根據三星電子公布的2016財年第三財季報告,三星電子三季度整體營業利潤在一年前近7.4萬億韓元的基礎上下降了30%至5.2萬億韓元,三星在本次排名中跌落至第九位,利潤只有 1000 萬美元,占比只有 0.1%。
而此前,三星曾長期維持著全球手機利潤排名第二Android 智能機第一的位置。在 2015 年全球智能手機利潤中,三星占比 14%。而如今,三星爆炸事件的影響以及國產智能手機品牌的崛起,都讓三星舉步維艱,面臨“內憂外患”。

Gartner數據顯示,在第三季度初,三星憑借旗下多款旗艦機在數據上表現十分亮眼,但隨后Note7電池爆炸事件,導致三星整體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4.2%之多,但是我們也數據上看到,在如此大的品牌危機之下,第三季度三星的整體市場份額還是位居第一。從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來看,第三季度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排在第6位,前四名均被國產手機所霸占。
雖說三星“爆炸門”事件,讓三星手機遭到重挫,從產品來看,三星S系列手機一直以來就是引領安卓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從2013年三星推出第一款曲面屏手機Galaxy Round到GALAXY S7 Edge,曲面屏便成為了業內手機廠商競相追逐的潮流。三星無論是在制造工藝,還是創新方面依然擁有強大實力,三星的曲面屏幕技術、處理器,內存方面都有著厚實的創新基礎。要知道,三星不僅僅是手機制造商,更是手機元件供應商。此次三星栽了個“大跟頭”,短期內事件的影響恐難以消除,但從長遠來看,通過產品迭代升級和一系列品牌營銷,甚至可以改掉NOTE系列的產品命名,來逐漸淡化事件對品牌造成的不利影響。
“革命”尚未成功,國產手機仍需努力
從Gartner 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統計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73億部,三星排在第一位,蘋果第二,而華為、OPPO與VIVO緊隨其后,三家國產手機品牌銷量占據全球總銷量的20.7%,手機市場銷量的增長力主要來自中國手機品牌,蘋果和華為之間的全球手機市場占有率縮小到不足3%。

說完全球市場,我們再來看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根據IHS Technology發布的相關數據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總額為1.23億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其增長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三四線城市的購機需求。

從報告中看出,其中OPPO第三季度賣出2200萬臺,占據18%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位居排行榜第一,而VIVO、華為、小米排至第二至第四位,蘋果排第六,三星第七,第7-10名也是來自國內手機品牌廠商。
OPPO和VIVO深耕三四線城市市場多年,線下門店隨處可見,擁有完善的手機分銷體系和豐富的線下銷售經驗。再加上成功的品牌營銷,從線上明星代言到線下海報廣告,“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更是路人皆知。造就了OPPO和VIVO這對好兄弟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華為前不久剛剛發布了最新旗艦機MATE 9,與保時捷合作定制推出高端商務旗艦機,以此來對蘋果三星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發起沖擊。無論華為MATE系列、NOVA系列,還是華為的子品牌榮耀,市場上覺有不錯的反響。華為手機在手機制造上嚴謹細致,工藝技術方面與徠卡、保時捷等品牌展開廣泛合作,提高品牌溢價。同時在市場方面大舉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在歐洲市場上取得不錯的占有率。而這些也是華為能夠首次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 Android 智能機廠商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米最新發布的概念手機小米MIX,確實給了用戶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一款看得到而買不到手機,卻讓很多用戶因愛生恨。小米的“饑餓營銷”確實讓很多人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小米的高性價比也造就了小米今日的輝煌。但時下,小米的互聯網發展模式遭遇了頸瓶,逐漸開始被華為、OPPO和VIVO趕超。
除此之外,金立、魅族、樂視等國產手機也紛紛跑馬圈地,提高自身品牌的市場份額。而幾年前大家熟悉的HTC、索尼、LG等品牌目前很難在國內市場上看到。
依筆者來看,縱觀中國乃至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國產品牌近幾年發展速度確實很快。但不可否認,在一些發面與國外手機品牌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單從手機元件來看,無論是手機屏幕、攝像頭、內存、還是處理器等方面來看,核心技術均被國外所把持。雖說華為擁有自身研發的麒麟系列處理器,但也僅僅是自產自用。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結果就是在產品上處處妥協,在產能上難以掌控。在未來,國產手機還要走的路很長,也希望國產手機能夠從硬件到軟件,全方位的崛起,而不僅僅是停留“制造”階段。
注:文章圖片和部分數據資料引用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