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夜間,北京初雪來襲,這場公眾十分期待的雪卻沒能下成傳聞中的“暴雪”,但是,這場雪卻成功地影響了我們的出行,就連中央氣象局也開始不正經起來,勸告美女不要穿裙子,容易被撩。

而由于路面濕滑導致的擁堵與事故信息,也不斷浮現(xiàn)于社交網絡,雪天出行安全問題再次被提及。在這種情況下,承擔城市出行任務的網約車、共享單車又會交出怎樣的成績單?這兩個互聯(lián)網時代漸成主流出行方式能否經受住考驗?誰又能為寒冬中的用戶雪中送炭呢?
網約車:一家獨大的滴滴肆意加倍 目前網約車市場格局已定,據國內移動互聯(lián)網數據監(jiān)測機構TrustData的《2015-2016年中國網約車平臺發(fā)展趨勢報告》顯示,今年9月滴滴出行、易到用車和神州專車的月活躍用戶量位列中國網約車前三,分別為3648萬、131萬和72萬;活躍用戶日均打開次數分別為2541萬、57萬和24萬。滴滴占據著極其大量的市場份額,易到與神州分食另外的市場份額。那么,在初雪光臨時,滴滴會為用戶送上怎樣的溫暖呢?
依稀記得幾個月前北京的一場暴雨,將人們對于O2O的怒火點燃,網約車價格相比平日3.8倍左右,外賣延時明顯,吐槽之聲不絕于耳,人們紛紛質疑網約車價格倍數是否應該受到監(jiān)管,以及倍數應該由誰來定。那時網約車新政還沒有出臺,而今天的初雪似乎讓網約車的冬天更加寒冷,同時也給了網約車價格加倍的理由。

圖:滴滴與優(yōu)步在今早的加倍情況,正常費用約為50多元
“只要是天氣不好,我就可以加倍”——這似乎成了滴滴們不言而喻的潛規(guī)則,或許在加倍的情況下,滴滴們可以找到真正依賴它們的用戶。

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次的倍數倒沒有像暴雨時那樣高,1.5到2倍居多,當然有一定的原因是目前的初雪并沒有像暴雨那樣猛烈,同時也許是感受到了網約車冬天的寒冷,滴滴們也不敢過于挑起群眾矛盾,漲價或許已經不再那么無理。但是,我們能感受到的依舊是略顯肆意的漲價,溫暖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在初雪之中,我們沒能看到網約車為用戶雪中送炭,我們能看到的依舊是充值提醒短信。
共享單車也迎來今冬第一次大考共享單車的兩個排頭兵摩拜與ofo都于上周召開了發(fā)布會,摩拜宣布經典版單車迭代,ofo發(fā)布“城市大共享”計劃,兩者風風火火地刷了一周的屏。但是,恐怕兩者怎么也不會想到,一場雪帶給它們一場大考,算算日子,摩拜于北京上線3月有余,ofo進入城市即將滿兩月,大考來臨,它們的表現(xiàn)會是怎樣的呢?
摩拜被吐槽,電子鎖受考驗
從前就有人質疑摩拜的電子鎖在低溫情況下是否還能堅挺,而摩拜對于這種質疑也在其微博放出了成功征服零下50度的漠河的圖片,證明其電子鎖的承受力。可是,在初雪的北京,摩拜似乎被吐槽很多,電子鎖也沒能承受住小雪的侵襲。

上圖為筆者微信朋友圈對于今日摩拜的吐槽,4輛解鎖失敗,10分鐘才打開一輛車,這樣的聲音確實有些強烈,于是筆者親自跑到公司樓下對于摩拜單車的電子鎖進行測試,看看其是否真如吐槽中所說的那樣。

首先,筆者找到了一輛被初雪覆蓋得很嚴實的摩拜單車,我們來看看這輛車是否能夠被解鎖。我們把車鎖上覆蓋二維碼的雪擦拭掉。

我們可以看到雪已經覆蓋了鎖槽,那么是否可以成功掃碼開鎖呢?


在等待了將近半分鐘后,摩拜app上顯示“請求超時,請重試或嘗試另一輛車”,筆者如此反復了三次,返回的結果都是如此,最后只得放棄。

隨后,筆者又選擇了一輛被初雪覆蓋較少的摩拜單車進行測試,看看是否可以開鎖。


開鎖成功,筆者注意到這輛車的鎖槽是沒有被雪覆蓋的,這或許是其能夠成功開鎖的原因。綜合來說,摩拜的電子鎖在初雪中存在部分打不開的情況,這也是摩拜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縱然可以抵擋零下50度的嚴寒,也不一定就能抵過北京的一場小雪。
ofo共享單車鎖能開
ofo的機械鎖吐槽似乎少一些,或許這也和ofo無法定位有關系。筆者也對ofo的機械鎖進行了測試。

首先,我們要擦去ofo共享單車車牌上的雪,這樣才能在app內輸入車牌,獲取開鎖密碼。

撥動機械鎖的密碼后,ofo的鎖打開了。
雪天能都能開鎖,但不一定能使用
剛才我們展示了摩拜的電子鎖與ofo的機械鎖是否能夠抵抗嚴寒,抵抗小雪,部分摩拜的電子鎖存在問題,ofo的機械鎖則能夠成功開鎖,如果就此下結論ofo比摩拜更能抵抗雪天似乎順利成章,但筆者在這里要說,如此下結論有些為時過早。

由于北京此次的降雪出現(xiàn)在夜間,白天的極速降溫使得道路結冰,而共享單車也未能幸免于難,當我們將共享單車上車座上的雪擦拭后,留下的是凍住的冰,這直接影響了我們對于共享單車的使用。

左:中午拍攝的擦去積雪的ofo車座 右:下午4點拍攝的摩拜車座
共享出行誰能雪中送炭?在看過滴滴、摩拜、ofo,這三個目前出行領域最為出名的品牌表現(xiàn)過后,我們不免陷入思考,在初雪到來的時候,誰能雪中送炭讓用戶感到溫暖?就目前來看,似乎都不能為用戶提供舒心的出行方案。
網約車在初雪時依舊堅持著漲價的策略,盡管曾有評論說如今已經是網約車的冬天,北上廣等城市對于網約車大有趕盡殺絕之勢,但是滴滴們依舊巋然不動,與往常一樣漲價,我們看到的還是從前的那個滴滴。而其他網約車公司方面,易到在今天傳出欠供應商5000萬的消息,雖然隨后易到回應稱“此類新聞為無端造謠”,而此前傳出“易到融資受阻”的消息,也被易到回應為報道失實,如今的易到到底如何,我們持續(xù)關注。至少在目前看來,網約車并不能在初雪時分為用戶送去溫暖。
那么,共享單車是否可以扛起“雪中送炭”的大任呢?我們通過上邊的體驗也能窺探出一二。摩拜單車上線時間僅僅半年,還未經歷過冬天的考驗,而ofo從去年在高校運營以來,經歷過冬天的考驗,但是能否扛過這個冬天,我們或許可以從其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巳丁一次分享的ppt中找到答案。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ofo在寒假與暑假期間的每天的使用頻次確實呈現(xiàn)低谷狀態(tài),冬天天氣寒冷,用戶會選擇較為溫暖的出行方式來替代單車出行,縱使單車出行成本較低,但是用戶在面對最后幾公里時所權衡的更多還是保暖,而不是成本問題,再加上偶爾侵襲的雨雪天氣,路面情況讓用戶不得不首先考慮安全問題。
至此,用戶也不要指望共享出行的服務者為我們雪中送炭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出行時,我們還需自己取暖。你看,我國明代兒童啟蒙數目《增廣賢文》早就說過:雪中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