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各位業界大佬在會議上紛紛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其中人工智能被提及了多次,可以想象,在未來人工智能或許是改變我們生活的的一項重要科學技術。

在不到兩天的論壇會議上,互聯網科技界大佬對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也是眾說紛紜,百家齊鳴。其中像聯想CEO楊元慶、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等都談了自己對人工智能的一些看法和認識,具體如,
聯想CEO楊元慶指出,人工智能包含兩大重要方面,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他認為,智能終端是人的感官,云就是大腦,把智能終端和云大腦完美地結合起來,就是人工智能未來的方向。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對于計算機的架構會提出新的要求,對云端的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架構和方式也都會產生很大的改變。人工智能要協助人類更好的管理和使用信息。他表示未來手機會進化為超級手機或者智慧手機。智慧手機會變成人的分身或者是化身,通過它可以直接與現實世界打交道,它主動和擁有者一起來進行鏡像的工作和交互,交互的方式變成更加雙向的交互方式。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在百度的體現主要是通過百度大腦,百度大腦的主要功能有四項,分別是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用戶的畫像、自然語言的理解。在醫療方面,百度醫療大腦則可以用來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
金山云CEO王育林認為,人工智能的具體應用需要依托于云計算,比如在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方面,都是在云計算基礎上實現的具體應用。
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全新的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機器基于大數據可以不斷地進行自我深度學習,能夠更好地去感知人們的一些動作變化,無論你是累了,還是心情很失落,機器都可能會做出一些反應,它會變得更加“懂你”。機器不再是一個工具,它甚至像你的一個朋友。人工智能是人與機器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隨著云計算,如人臉識別、行為識別等技術不斷的發展,在人工智能與互聯網的互相驅動下,人工智能也會逐漸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無論人工智能如何發展,都離不開機器深度學習,而目前人工智能在圖像以及行為識別方面發展雖然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但是從整體來看依然還是處于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機器在基于大數據進行深度學習是有限的,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認為,“人工智能還缺乏對符號的理解,對于創造性事物的理解。人工智能已經進入到實用階段,但是還需要更多的資本和人才投入,人工智能行業才會不斷產生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