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蔣韜在硅谷出差刷的第一筆信用卡讓他記憶猶新。不是因為在硅谷,也不是因為這筆交易的額度特別大,而是他竟然收到國內銀行的來電,確認這筆操作是否由他本人完成,隨后這筆消費才被通過。要攔截這筆交易,背后一定有個強大的風控團隊,當時蔣韜還在剛起步的阿里巴巴風控部工作,除了能幫助企業減小損失,他從普通用戶的角度也發現了風控
的重要性。
當時為銀行服務的多是一些國外的風控機構,它們的數據來源更為廣泛,而國內的數據往往集中在金融、電商等少數領域。經常和數據打交道的蔣韜發現,如果只擁有單一領域的數據,判斷的維度有所局限,并且大多是在欺詐事件發生后才能列出黑名單。如果能搜集到全行業的數據,就有可能預判出嫌疑人。但國內的機構間數據通常不愿意共享數據,哪怕是互聯網巨頭,要收集到自身領域之外的數據也并不容易。因為其他行業的巨頭也會擔心,現在看似毫無關聯的公司,在未來很難說不會成為對手。
蔣韜想讓數據流動起來。假如有一家機構不做電商、信貸、P2P等,并能在所有機構間承擔風險共享風險傳遞的作用,那么價值會非常大?!斑@樣就可以打破割裂行程的數據孤島,如果各行業的數據能打通,不誠信,欺詐的行為就沒有這么容易了。而要打通這些數據,實現風險的共享,只能夠靠第三方的中立機構去完成?!笔Y韜告訴《第一財經周刊》,如果能打通全行業的數據建模,就能建立多個指標和維度,不僅可以發現諸如卡被盜刷的風險,還可以預先發現風險,提前攔截。
想明白了要做全行業的數據生意,2013年,他從阿里巴巴離職后創辦了同盾科技。
這個想法讓有著多年電商從業經驗,明了欺詐給企業帶來的困擾的吳海燕動了心。吳海燕明白,電商、互聯網金融和O2O領域,是需要反欺詐服務的重點行業。她后來成為了華創資本的管理合伙人。2013年初,互聯網金融才剛興起,國內還沒有第三方風控出現,她判斷這個事能做,于是和IDG一起,給了同盾科技千萬級的天使投資。
2013年成立之后,這家總部位于杭州的公司后來在不到3年間,就接入了超過5000家客戶,完成了4輪融資。目前,它主要服務金融領域,同時也涵蓋航旅、電商、游戲等多個行業客戶。
普通用戶可能每天都在使用它的服務,也感知不到這家做風險識別和預判機構的存在。只有接入它們后臺大數據的B端企業,才可能從每天變化的數據中去發現攔截建議的效果,繼而更好的服務用戶。根據不同場景,攔截建議不僅是在事后列出黑名單,更會在欺詐分子行騙之前,就把他們找出來。比如揪出羊毛黨,鎖定盜你卡的目標對象、挖出總是給你發送垃圾內容的供應商、鑒別電商中的虛假交易等。
同盾科技總部背景電視上跳動的數字,或許能更清晰地解釋這家公司目前在做什么。這塊找不到任何開關或按鈕,只能由專人登錄安全系統來打開的電視上,顯示的是一張中國地圖,若存在安全風險,在地圖上就會跳出紅色的小圓點。你能很容易地根據小紅點的數量,以及各類指標的跳動,監控當下的欺詐事件,并給出預警。不過蔣韜對這個每5分鐘刷新一次的系統并不滿意,他希望下一代的更迭能精確到實時。
有數據就能鑒別是誰在使壞,這聽上去很復雜的事情這就是同盾科技目前在做的大數據風控——利用跨行業多維度的數據,為企業建立風控模型,然后為它們解決信貸風險和欺詐風險。用更直白的話來說,就是用數據來分析預判你是好人還是壞人,然后告訴企業你安不安全。
目前推出的“智信分”系統可以識別你有多“好”,比如在申請一筆銀行貸款時,背后就有這套模型給出的建議,根據用戶行為判定信用等級,給你放貸或是拒絕?!胺雌墼p并不是將行騙者繩之以法,而是在欺詐行為發生之前就將其制止。”
蔣韜說,目前,同盾科技鑒別刷單行為的準確率已經高達90%以上。當然,這些建議僅僅是給最終放貸的機構做參考,最終的決策權在使用同盾科技服務的機構手上。
要做到這些,關鍵在于數據和建模,而建模的基礎是海量數據的收集。可是真正要做到基于公有云的數據收集,在同盾內部的管理團隊,糾結了一年多。
因為同盾創始團隊來自阿里、Paypal等大公司,不少客戶看中他們的技術能力,希望同盾能為它們做技術外包,也叫作私有云服務。比如開發一套軟件連接到客戶的數據庫中,做后臺分析。這些客戶帶著能幫助早期創業公司活下去的資金找上門,但是條件是數據不能共享,因為它們多在金融領域,對數據“共享”極為敏感。同盾科技的目標卻是打通數據做公有云平臺,因此需要海量數據建立模型來監測欺詐分子的行為,然后鑒別并抓住他們,這才是實現大數據風控的基礎。
蔣韜和他的管理團隊知道資金對于一個創業公司有多重要。以一個二三十人的團隊為例,最初融資到的千萬級種子輪,在半年的時間就可以燒完。有了資金,意味著可以招更多更優秀的工程師優化模型,可以有現金流,甚至估值能更高??伤接性频姆较蚝屯芸萍枷胱龉性频姆较虮车蓝Y,并且,私有云盡管能掙錢,但是可復制性不高,每做一個項目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同盾的選擇是兩條腿走路,先把自己養活了,同時兼做數據儲備工作。這也意味著它的數據收集之路并不容易。蔣韜和創始團隊沒有放棄公有云,它和私有云同時開發。
團隊最初的訂單幾乎都來自蔣韜的朋友圈。靠著朋友介紹,同盾科技做了不少私有云軟件外包。不過迫于無奈的生存也無意中鍛煉出了研發團隊的戰斗力。最初的幾筆訂單,從技術產出、上線到客戶認可,幫助團隊完成了最初商業上的閉環,團隊也學會了去和現在依然是主要客戶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另一方面蔣韜也承認,如果一開始沒有私有云,客戶很難對同盾有信任感。2013年10月成立的同盾最初只有不到6人的團隊,5個月后這個數據擴大到了近40人。
“免費”和“見效慢”是那時的關鍵詞,只能從測試優化模型,通過時間積累數據,因此出現在蔣韜口中最多的詞成了“優化”和“積累”。他把同盾科技的風控分為三大塊:名單、異常分析和交叉驗證。名單即最初的基礎數據,基本只能靠網上公開抓取,比如把法院的公開信息列入數據庫,比如通過瀏覽器來跟蹤鼠標的軌跡和分析鍵盤的鍵入偏好等,這相對容易追蹤。最難的是交叉驗證,雪球需要滾起來才能變大,意味著只有接入數據的機構足夠多,效果才能好。
“如果現在的效果是10,早期可能只有1,所以我們都是免費給公司安裝使用。”蔣韜說,盡管早期的客戶也并不愿意開放數據,不過在熟人+免費的雙管道下,還是有公司愿意嘗試。
有了數據后,接下來就丟給機器去學習?!澳阋膊恢榔墼p分子會干些什么,不知道具體的欺詐模式是怎么樣的,只能從一大堆用戶行為數據中去分析。”蔣韜說。輸入各種變量和維度,比如地點、登錄的時間、所用的終端、刷卡的金額后,建模人員就能教會機器發現異常。以一個盜卡的模型為例,它的細分變量多達3000個。發現異常后,機器根據建模的維度綜合打分,最后判斷是否存在風險。數據的增長和團隊研發能力的增強,讓揪出欺詐分子的概率增加,誤判優質客戶的概率減少。
直到簽下第一家大客戶捷信后,同盾科技才第一次有了底氣。當時為了說服這家總部在捷克,注冊在天津,中國首批持牌機構之一的消費金融公司,蔣韜的團隊花了10個月。
“測,只能硬測”,蔣韜回憶,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地測試調整,最后看測試的效果說話。目前,同盾科技和螞蟻金服一起,是捷信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所謂測試,就是把同盾科技給出的風控結果和捷信自有風控的結果去對比,看預判和誤判的成功率。比如判定結果為“拒絕貸款”的客戶,在另一套模型中通過了貸款,并且在約定時間內還款正常,就是一個誤判的結果。把同盾科技的數據模型和捷信的模型比對,如果預判和誤判相減后的數字能夠帶來更多正向的收益,就是一個好的效果。
“捷信的風控其實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我們的數據模型不是去跑贏他們,而是相互補充,有交集但是絕不交叉。這就是聯防和協防的價值”。蔣韜說。
簽下大客戶,其他客戶的拓展就容易多了,更多公司愿意嘗試同盾的服務。和之前一樣,同盾也是讓他們先測試,看效果付費。得益于2015年互聯網金融的集中爆發,同盾科技在這一年的銷售數據翻了近7倍。蔣韜認為他們選擇同盾科技的原因是,風控和反欺詐的服務讓和用戶貼身的普惠金融變得更便宜,能解決人員成本和征信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
客戶和數據的積累也進一步提升了效果的準確度。同類型的公司在不同的業務中,模型的建立也不同。比如汽車金融,買一手車是消費分期,二手車就是抵押貸款,并且每個客戶要求的數據審批率都不同。汽車金融公司的審批率原先的自動化率只有月30%,其余都要靠人力審批,在不斷修正數據后,現在可以提高到50%?!澳闶紫纫暹@個行業業務的流程,甚至成為專業人士,才能根據反饋去建立模型?!笔Y韜說。
作為一名創業者,蔣韜自己感受到更多的是同盾科技的慢和糾結,他對同盾科技的發展速度并不滿意。不過吳海燕認為“同盾發展得非常順利”。今年4月,同盾科技又獲得由尚珹資本領投、元禾重元跟投的3200萬B+輪融資,距離上一輪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還不足一年,并且前期的啟明創投、寬帶資本、華創資本、IDG資本、線性資本等投資方均再次參與。
今年,蔣韜的目標是在5千家客戶的基礎上,在未來的3年內每年保持3-5倍的高速增長。在他看來,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畢竟,金融的核心是風控。把風控降低1-2個點,對于金融機構的獲利相差甚大,而風控的核心是數據和建模分析。有了基礎數據的積累后,同盾的效果才會更好。
源自:第一財經周刊 http://www.cbnweek.com/v/article?id=2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