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由于技術突破(開發出更長更安全的航線)以及今年頒布的新聯邦準則,無人機業務不再局限于軍事和消費市場,正在逐步擴大并滲透到企業。普華永道分析師預測,新興全球市場的無人機服務業務價值將超過1270億美元。
大疆在其已經頗受歡迎的Phantom系列無人機基礎上,引入技術創新。最新型號的無人機不僅增強了陀螺穩定能力,飛行能力也是之前的3倍,成本大約是1000美元。
簡單來說,無人機硬件成本早已達到了大多數企業可接受的水平。轉折點在于今年6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布了規范商業運營商使用無人機的一套全新規則“Part107”。在此之前,任何使用無人機的盈利實體(無論是房地產代理商、農民還是攝影師)都必須擁有駕駛員執照。而且,FAA規定無人機操作者每次都需要向其申請許可才可以操作無人機。
不過,最新的規范框架則取消了對于執照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操控無人機的特定知識測試和證書,這使得企業使用無人機的成本更低,監管力度也相較此前迎來了大幅放寬。
因此,我們看到無人機開始廣泛運用到主流商業中來。英特爾剛剛發布了專為工業用途(如建筑工地和現場檢查)設計的無人機。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正在使用無人機進行安全鉆機和維護,亞馬遜已經開始計劃使用無人機送貨。種子公司為農民免費提供無人機,并培訓他們如何使用無人機查看農作物。UPS最近使用無人機向波士頓附近的一個島嶼運送藥物。最近還有一家公司在墨西哥使用無人機測繪了整條高速公路,以識別需要修理的部分。此前由于分辨率不夠高,衛星圖像和汽車地圖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但無人機在幾天內就完成了該項目。
無人機還在許多地方應用,從保險公司評估冰雹損害作物程度到測量城市下水道雨水量。新的企業無人機市場需要一個生態系統來支持它。按需的“無人機企業家”類似于公司顧問,需要無人機飛行員和服務提供商,就像Uber無人機。例如,公司與無人機運營商簽訂遠程設施檢查合同,不需要承擔雇員的安全風險或僅雇用專家進行任務。
專注于家庭行業的無人機對企業無人機市場至關重要。沒有人計算過這些服務提供商的數量,但是毫無疑問,它已有成千上萬。
早期,來自大疆等生產商的現成硬件解決方案不是企業級的(如上所述)。因此,除了軟件操作系統之外,先進的軟件供應商(如Airware和Kespry)還構建了自己的硬件。最近,只專注于軟件的公司,像DroneDeploy,Skycatch和Propeller都取得了巨大發展。
這些公司得益于僅關注軟件和許多軟件供應商周圍日益增長的生態系統。因此類似于智能手機行業硬件商品化,僅使用自己的無人機硬件是不合理的。下一代企業無人機軟件中比較有前景的類別是管理無人機飛行和管理無人機行為的合法性,以及實時數據分析處理。
媒體總是喜歡告訴我們一個未來派的故事,例如無人機在我們的城市很喧囂,會混淆我們的天空。雖然這是現實的,但是這個現實有很多解決方法。
無人機正在對一些行業產生真正的影響,并且靜靜地改變我們對企業的認識。就像智能手機在一夜之間變得無處不在,我們很快就會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看到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