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作為可穿戴設備第一股,Fitbit正陷入困境,投資者對于計步健身這一概念逐漸冷淡。
美國智能手環制造商Fitbit周四股價下跌34%,至8.51美元。當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現大幅度萎縮而且競爭加劇。Fitbit一直試圖保持在可穿戴行業的領導者地位,此次股價暴跌無疑令其再受打擊。
Fitbit股價周四暴跌是受該公司周三發布財報的影響。Fitbit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遜于預期。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調低了第四季度業績展望。由于第四季度正好趕上了假日購物季,因而被普遍認為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旺季。S&P
Global稱,分析師針對Fitbit第四季度營收給出的平均預期為7.4304億美元,較該公司的業界展望減少約25%。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羅斯?桑德勒(Ross
Sandler)在給客戶的研報中稱,Fitbit股價的暴跌反映出市場對于健身腕帶和智能手表的擔憂日益加重,他們懷疑這類產品是否能繼續向前發展。桑德勒說:“市場認為Fitbit就是風靡一時,未來將出現負增長,難以成為永久性的產品。”
Fitbit只是該行業遭遇重創的又一家企業而已。在此之前,已經有數家可穿戴設備制造商的股價和業績展望遭遇同樣的不幸境遇。目前,消費者的抽屜中已經塞滿了電子產品,尤其是智能手表。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包括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蹤器在內的可穿戴設備的銷量在第三季度同比下跌50%。
現實是殘酷的。Fitbit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71%,成為了標普1500綜合指數成分股中表現第二差的股票。不僅是健身追蹤設備的潮流散去,就連其他科技設備制造商的日子也漸入低潮,便攜式攝像頭制造商GoPro,其今年股價下跌了34%。而高端耳機制造商Turtle
Beach今年股價也下跌了34%。由于第三季度利潤不及預期且發布較為謹慎的第四季度業績展望,GoPro在周四盤后交易中再跌20%。
一些大公司似乎對耳機和健身追蹤設備也采取了退守的策略。微軟目前正在研發人工智能和3D建模等前沿技術,并表示針對Band運動追蹤器目前尚沒有更新的計劃。蘋果的智能手表也只是不溫不火,與該公司智能手機的巨大銷量相比,簡直可以忽略。
不過,也不是說可穿戴領域完全死氣沉沉,Garmin就是光明的代表。雖然Garmin針對汽車的導航設備受到智能手機應用的沖擊,但是該公司憑借專業的技術還是領先一步。Garmin專注于生產面向航海者的導航設備,并針對專業的運動員打造創新型的可穿戴產品。Garmin股價今年以來上漲了28%。
Fitbit的營收還在增長,但是幅度不及投資者此前預期。S&P
Global稱,Fitbit今年營收有望達到23億美元,較2015年增長26%。分析師認為明年Fitbit的營收將增長14%,至27億美元,而利潤則增長9%,至2.18億美元。分析師桑德斯表示,投資者可能認為健身追蹤設備是一時潮流,增長將消失,但是至少現在還不會,這一趨勢將延續到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