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點之一,股權眾籌的發展狀況一直備受矚目,發展至今,股權眾籌對創業者而言已不是簡單的融資,還體現在對創業者提供眾籌生態圈服務,如創業指導、工商注冊等。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中國創業投資行業峰會上表示,中國證監會將大力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積極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之相對應的是,發展股權眾籌正有利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正常運營平臺達到370家,比2015年底增長約30%,其中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達到144家,眾籌平臺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另一方面,股權眾籌投資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共有5442萬次人數參與眾籌,其中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的投資人數占比1%。眾籌之家發布的9月行業簡報顯示,成功股權眾籌項目金額為19801萬元。

10月14日,證監會等15部門聯合發布《股權眾籌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摸底排查股權眾籌行業風險發生成為監管重點。“三季度有13家主流的活躍的眾籌平臺沒有完成一個項目”,眾籌之家CEO王正然10月21日在第二屆股權投融資行業高峰研討會上提到,“眾籌行業的痼疾之一就是信息披露。”
對比其他理財模式,股權眾籌恰好出現在我國中產階級數量大爆發的時代,為很多中層階級投資者提供了一條“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渠道,滿足了他們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同時,股權眾籌行業還細分出很多其他領域,如實體店鋪眾籌、影視眾籌、汽車眾籌等等,滿足了部分投資者對某一領域的投資癖好。
股權眾籌項目盡調之痛
與華麗的股權眾籌數據相關,項目盡調之痛依舊存在。從今年出現問題的多個項目來看,大多出現問題的原因就在于盡職調查,如盡調的不專業,缺乏專業人才;如盡調的不盡職,糊弄過關等;另外更有報道稱股權眾風險爆發大多是源于前期盡調不到位。
事實上,在此次股權眾籌專項整治中,要求股權眾籌平臺做好盡調、風控工作,也是重點之一。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股權眾籌的本質是金融,不管股權眾籌如何發展,都沒有離開金融的基本要素,風控依舊是各大股權眾籌平臺需要著重提高的地方。
然而,即便面對嚴厲監管,以及行業問題項目頻發,眾籌平臺卻始終沒有找到良好的解決辦法,依舊停留在傳統的項目審核機制,通過多人組成的項目審核小組,對眾籌項目進行審核。這種辦法存在較大的人為主觀因素,具有局限性,同時也缺乏更加全面的數據信息,以此找出項目的潛在風險。
股權眾籌項目盡調問題已經成為阻礙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本次高峰研討會中,眾籌之家與冠君征信簽約,此次簽約前者主要通過與冠君征信合作,為股權眾籌打造征信評級。王正然對此表示:
行業第三方可以幫助投資人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投資風險,以及提供法律或財務咨詢等服務,從而有效避免投資人出現不必要的損失。冠君征信的負責人錢靜波表示:征信本身不是金融產品,它更多的是一個配套的服務或體系,與股權眾籌行業相結合時,可以服務籌資人與眾籌平臺。
股權眾籌引入征信公司這樣的盡調方式是否會增加平臺和項目方的運營成本。就未來而言,這種盡調方式又是否只是一時風潮,還是會成為股權眾籌行業發展的趨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