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中國音樂集團(China Music Corporation,簡稱“CMC”)和騰訊集團( 簡稱騰訊,香港聯交所股票編號:00700)
共同宣布,已達成共識對數字音樂業務進行合并。
三個多月過去了,并未看到雙方人員整合的跡象或是業務上明顯的變化,看慣了優酷土豆、滴滴快的、58趕集、美團點評合并TechWeb還有些不習慣呢。其實,波瀾不驚只是表面,合并之后的變化且聽TechWeb一一為您詳解。
低調神秘的新公司終于浮出水面
在宣布合并之時,QQ音樂方面就曾透露將成立新公司,不過并未透露新公司的具體信息,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也查詢不到任何相關信息。
事實上,新公司早在合并消息宣布的前3天(即7月12日)就注冊完成,只不過公司名稱完全和“騰訊”或“音樂”等關鍵詞無關——深圳市智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也是一個不起眼的名字。9月21日,該公司正式更名為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胡敏(騰訊集團財務總監)。

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00萬元,全部由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出資。
TechWeb還找到一篇QQ音樂官方近期發布的一篇新聞稿,該新聞稿中也使用了首次使用了“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至此,QQ音樂與CMC集團合并后的新公司已經浮出水面。
QQ音樂員工重新與新公司簽訂勞動合同
QQ音樂與CMC集團合并后,變化最大的要屬QQ音樂員工的勞動關系。他們均解除原來的勞動合同與新公司簽訂了新的合同,新公司正是“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據一名員工透露,深圳和北京的員工分別與該公司以及該公司的北京分部簽訂了新的勞動合同,改簽的工作已經在十月之前完成。
而酷狗、酷我方面較合并之前變化并不大。在工作內容上,雙方都繼續做日常的工作,沒有特別大的調整。
這是一個跟此前不一樣的合并案
根據此前公布的消息,合并后,QQ音樂、酷狗、酷我等產品和品牌將保持獨立發展。而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的人員也不太可能進行整合。據了解,目前QQ音樂和酷狗、酷我仍然在各自原來的辦公室辦公,也不太可能搬到同一地點辦公。
此前,互聯網行業已經經歷多起并購案,雖然并購雙方仍然保持獨立品牌運營,但都是“大吃小”的模式,體量大的公司接管體量小的公司,后者的創始團隊大批離職,兩個公司的員工也會進行整合,重復的崗位會進行裁員。
但QQ音樂與CMC集團的合并不是這樣的。如果你仔細閱讀過官方的新聞稿,肯定會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本次交易中,騰訊把旗下的QQ音樂業務與CMC進行合并,通過資產置換股權成為新的音樂集團之大股東,并會全力支持其發展業務,為上市打下基石。CMC聯席CEO謝振宇、謝國民將出任新音樂集團的聯席總裁,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出任新音樂集團的CEO。”
在官方口徑中,雙方合并后成立的并不是新的音樂公司,而是“音樂集團”,這意味著“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只是合并后的一小部分成果。更有接近交易的人士向TechWeb透露,音樂集團的含義是旗下可以有很多公司,不同的公司都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不同的公司之間還需要自負盈虧。
此前,TechWeb在《起底神秘的海洋音樂
低調背后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一文中便曝出了CMC集團旗下公司多達十幾家,分別負責運營酷狗、酷我、版權代理、演出以及藝人經紀等多方面的業務。新的音樂集團成立后,可以預見,旗下公司會更多、業務也會更復雜。


通俗地講,此前互聯網圈中優酷+土豆、滴滴+快的、58+趕集等一系列合并案是化學反應,合并之后生成了新分子,成為了一個整體;而QQ音樂和CMC合并只是物理反應,各自的業務線只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發揮協同作用,并沒有質的改變。
為啥雙方采用不同的合并模式?
去年以來,互聯網圈的合并案多到都讓人看膩了,可QQ音樂和CMC合并卻采取了新的合并模式,這到底是為啥呢?
一方面與音樂行業的競爭格局有關。熟悉互聯網競爭格局的朋友們都知道,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基本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戰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三四五名跟前兩名基本沒有可比性。但是在音樂行業,沒有哪一兩個平臺都絕對的優勢,所以需要大家抱團取暖,讓自己的地盤變得更大,成為行業中絕對的領先。在QQ音樂與CMC合并之前,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已經整合抱了阿里大腿,百度音樂選擇了傳統唱片公司太合音樂。
另一方面,合并不是為了消滅對手,而是發揮各自的優勢。在這方面,此前的合并案是前車之鑒。兩個公司合并,其中一個公司的團隊遭到“血洗”就注定合并的結果并不是1+1≥2,而只是消滅了一個對手而已。
此外,阿里音樂的整合也都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比如阿里音樂關閉了天天動聽,取而代之的是新品牌阿里星球,老品牌已經有了知名度卻停用,新品牌還需要推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合之后的工作量。沿用老品牌會省力很多。
QQ音樂、酷狗、酷我都有了十多年的積累,受眾群也不太一樣,合并之后降低版權方面的成本,減少無謂的消耗,多條腿走路也許能走得更遠。
騰訊的野心豈止音樂?
此前盛傳的版本是,雙方合并后的新集團名稱為“騰訊音樂集團”,但從注冊新公司的信息來看,新集團的名稱應該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才對。雖然新集團自成立之后還未對外發布任何業務信息,但從注冊新公司的名稱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新公司的名稱肯定是騰訊方面經過慎重思考過的,也必然會帶有其管理團隊對未來業務方面的思考,多了“娛樂”兩個字足以證明騰訊的野心不僅僅是音樂這么簡單。
這倒是可以對標阿里。此前,阿里成立了大文娛板塊,業務包括阿里影業、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游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娛等,從俞永福的最新身份來看,大文娛板塊正在籌劃成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俞永福將擔任CEO。阿里對文娛業務的整合釋放出的信號是音樂、視頻、電影等多個業務線整合在一起會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對于騰訊來說,其文娛業務也已經覆蓋了音樂、電影、視頻、體育、游戲、動漫、文學等多個領域,“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將會打出什么牌,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