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娛樂聚焦”的微信訂閱號:FunYule
文 / 娛樂聚焦
《蒙面唱將猜猜猜》更名回歸,意外實現口碑逆轉
從前幾年開始,國內音樂綜藝節目開始興起,快速成長的同時漸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百度搜索“音樂類綜藝”,光是內地就有高達160個節目。其中有新型的歌唱選秀、明星陣容的歌唱競技真人秀、音樂競猜真人秀、素人與明星同臺演繹的節目等,而《蒙面唱將猜猜猜》就是其中的一個類別。
《蒙面唱將猜猜猜》是由江蘇衛視和燦星制作攜手打造的大型音樂懸疑競猜類真人秀,是《蒙面歌王》的升級版,2016年9月18日起,將在每周日晚20:30于江蘇衛視播出。這檔擁有全新賽制、陣容的原創音樂節目將有30余位藝人蒙面上臺獻唱,接受由藝人大張偉、陶晶瑩、Ella陳嘉樺等組成的猜評團和全場觀眾的猜測考驗。有趣的是,新一季加入了超級機器人識別系統,名為小V的“超級機器人”數據中記錄了600多位歌手的近2000首歌,也是為節目增添了亮點。

《蒙面唱將猜猜猜》全新升級的賽制中,節目分為上下兩場,上半場將以兩兩合唱的形式表演,并由猜評團選出更想猜測的一位唱將進入下半場;下半場則在唱將獨唱后,由觀眾在猜評團給出的名單范圍內用手機投票競猜,被猜中的唱將進行揭面。每期節目中可能有三人揭面,也可能無人揭面。和上一季比較“被動”的賽制相比,全新賽制的《蒙面唱將猜猜猜》給了蒙面歌手很大的主動性選擇。



相比于第一季單人演唱、勝者揭面的“簡單粗暴”模式來說,這一季的神秘模式更符合“蒙面”的意義,同時也增加了“蒙面”的懸疑性。
不僅如此,《蒙面歌王猜猜猜》還衍生了一檔純網綜藝來支撐這個IP,這檔叫做《我要上蒙面》的網綜采用明星+素人的方式來選出優勝者,蟬聯5期的歌王可以直通《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個模式和之前《我是歌手》衍生出的網綜《我是歌手誰來踢館》很像,這樣的網臺互推模式讓這個節目吸引了觀眾們對參賽者的期待。

音樂類綜藝“保鮮”難題 《蒙面》也許示范了一種解鎖方式
《蒙面歌王》是由江蘇衛視從韓國MBC電視臺引進同名音樂挑戰類真人秀節目,也是繼湖南衛視《我是歌手》之后又引進的一大音樂綜藝節目,自2015年引進中國這一消息出來之后便掀起熱烈討論,包括節目模式、歌手陣容等都成了大家期待的內容。
用了《我是歌手》的歌手,用了《我是歌手》的音樂團隊,用了《中國好聲音》的制作團隊的《蒙面歌王》第一季第一期播出后,觀眾評價“效果真的不敢恭維”。蒙面歌手“白棱鏡”李克勤首輪揭面的設置就觀眾大跌眼鏡,再加上連續三期進不了第二輪就淘汰的賽制等,讓整季蒙面成了眾矢之的。打著“我們為了拋棄偏見,選擇了面具,作為正式節目回歸的神秘音樂秀”幌子的第一季《蒙面歌王》,實在是讓看過韓國原版的觀眾“犯尷尬”,而《蒙面唱將猜猜猜》的新模式算是彌補了之前的不足,新一季第一期兩輪歌唱后,讓猜評團很有把握猜出的蒙面林宥嘉“幫我消消黑眼圈”成功揭面的設置,使這個節目的口碑開始回溫。可以說《蒙面唱將猜猜猜》是少數第二季超越第一季口碑的節目。

與主打音樂性的《我是歌手》不同,《蒙面唱將猜猜猜》更偏重于娛樂性。首先在編曲上更簡單化,不強調對歌曲的改編,另外,為了能讓猜評團有猜中的機會,《蒙面唱將猜猜猜》也更突出演唱者本身的聲音特色。猜評團對于歌手的推測點評是這個節目最大的亮點。
當然,任何一檔節目都有不足的地方。而《蒙面唱將猜猜猜》的不足就是由于個別歌手的音色比較特別,猜評團還要假裝不知道,使節目中的猜評環節略顯尷尬。
《蒙面唱將猜猜猜》并不是唯一一個改版再播出的音樂類綜藝,也有很多其他的音樂類綜藝為了更好地發展而進行改版,而有些節目在改版后是越來越好,有些則越改越尷尬。下面焦爺就帶你去看看這些改版了的音樂類綜藝:
《超級女聲》
超級女聲是國內音樂選秀的“第一人”,它創造出了傳奇一般的神話,自2004年至今為娛樂圈輸送了近幾百名歌手,其中包括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譚維維、葉一茜等。2016年湖南衛視將其改版,從衛視播放轉為網絡綜藝,并采用直播面試的途徑來海選,可以說2016全新“超女”是趕上了一切時代的潮流。然而改版后的“超女”并沒有延續這一大IP的輝煌,今年的“超女”網絡總播放量才超5億,大眾對前十強的認知度也是極其陌生,改版“超女”的尷尬收尾使這個經典IP走到了盡頭。

《中國新歌聲》
《中國新歌聲》的前身為《中國好聲音》,也是一檔國外引進的版權音樂綜藝,在“好聲音”的四季發展后,單一的賽制漸漸地讓觀眾越來越沒有期待。于是2016年改版為《中國新歌聲》,不僅舞臺發生了變化,還在賽制上進行了小小的調整,比如選手需要先在組內考核才能繼續之后的比賽。改版后的節目不僅引起全民的熱烈討論,而且在優酷和騰訊的播放量均超過了20億,成為今夏暑期綜藝的一大流量來源。

《華人星光大道》
《華人新光大道》的前身是臺灣綜藝《超級星光大道》,這檔于2007年開始的音樂類綜藝發掘了林宥嘉、蕭敬騰、徐佳瑩等優質歌手,在第七屆之后,這檔節目在眾多音樂類綜藝的沖擊下選擇了更名改版,但是由于它只是改了賽制,單一的節目模式并沒有改變,很快這檔節目也慢慢沒落了。很多這個節目出道的歌手紛紛走上“回鍋肉”的道路,如關詩敏、李佩玲等。

焦爺觀點: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一檔綜藝節目能否長久發展不僅需要平臺和觀眾們的買賬支持,更需要靠節目自身的適當改變與發掘,這也正是音樂類綜藝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