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財經訊 日前中泰證券旗下的山東紅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紅牛金服”)進入正式運營階段,加上此前山東鋼鐵集團旗下的金來銀網和魯信集團旗下的魯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今年涉足互聯網金融的省管企業已達3家。

今年6月《山東省“互聯網+”行動計劃》中提出,山東省將用3年的時間培育發展一批有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從網貸之家最新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山東省是為數不多的“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大幅高于“運營平臺數”的地區,而且近兩月山東省無論是成交量還是運營平臺數都連續負增長。近期國資系互金企業的密集涌入,極有可能是山東政府為當地互金環境換血的措施。其實國資系大量挺進互聯網金融并非只有山東一地。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國資系平臺僅有68家。

截止到2016年9月,國資系平臺增加至117家,其中4家停業,凈增長45家,環比2015年同期凈增長173%。

由此可見,國企布局互聯網金融并非局限山東而是全國性現象,對于國資系平臺密集進入,民營系、上市系大佬們認為:

今年8月24日《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貸行業“首部業務規范”正式面世,此前業界關注的諸多內容也終于落地。在金信網副總經理李玉維看來,本次監管細則的出臺讓互聯網金融行業回歸正本清源,伴隨監管細則的逐步明晰,市場更趨正規,發展空間將會更大。當下國企改革探索中,如何探索出一條解困出路已是當務之需,某些企業在價格和成本上嚴重倒掛,降本增效難度加劇,資金鏈條依然緊張。國企挺進互聯網金融行業,一方面能夠進一步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探索將來股權融資的方向。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整合國企各方面優勢資源,更好滿足國企改革、轉型的資本需求,在遵循法律法規、嚴守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整合,為新一輪國企改革蹚出一條路子。,同時國資企業的密集挺進也說明了互聯網金融對社會和國家的正向作用,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認可這個行業。
銀客集團:資金流的變革為各類型平臺提供了機會

INK(銀客)集團總裁、聯合創始人林恩民認為,2016年前三季度金融業獲得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不少于1050億人民幣,遠超美國。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投向了互聯網金融。在經濟下行期間,資本市場看好互聯網金融,根源在于互聯網對于金融的滲透已經走到一個時間節點,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像世界頂級投行高盛也布局了互金。在這樣的背景下,“國資系”也好,“上市系”“風投系”“民營系”也罷,都會在金融業不斷被互聯網滲透的時代環境下自我變革。人類的商業活動無非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隨著近二十年來互聯網的發展,前兩者格局已定,唯有資金流還有巨大的變革機會。
PPmoney:國資系挺進或將促進行業與監管層的對話

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PPmoney萬惠董事長陳寶國認為,2012年國家開發銀行成立“開鑫貸”以來,眾多國企紛紛試水互聯網金融。時隔四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步入穩步發展階段,這時又有許多國有企業加入,無疑是看中政策風險減弱下,互金行業將要爆發的巨大價值。
陳寶國向速途財經提到,國資系平臺往往資本實力較雄厚、管理體系較成熟,在風險管控、品牌推廣、優質項目挖掘等方面都更具優勢。良好的品牌背書和大量優質資產是他們的先天優勢所在。
陳寶國強調,越來越多國企進入這一市場角逐雖然會帶來一定的擠出效應,加劇行業競爭,但更多的是帶來的正能量,國有企業愿意關注并且加入互聯網金融行業,是整個行業走向成熟、標準化的標志;國有企業在社會經濟體系中具有較強的話語權,或許能更有效地促進與行業監管者的對話,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筆者認為國資系平臺的加入雖然對投資人有更好的保障,但是國資系平臺很多都是跨行者,面對新領域、新業務,如何有效的做好獲客、風控、盈利都將是國資系平臺面臨的問題。如4月份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金來銀網,運營6個月來交易額僅有8000萬,投資者超過1300人。

國企的背書給國資系互金平臺帶來天然的品牌優勢,但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都需要深厚的“內功”修煉,跨行業布局有一定的風險性,而且國企的資產多為大額標的,這不太符合8月出臺的網貸暫行管理辦法中的“小額分散”原則;不過正如PPmoney董事長陳寶國所說,國企的進入說明行業的影響是利大于弊,可以帶來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