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谷歌,除了其大名鼎鼎的搜索引擎,就要算是一直以來與蘋果iOS對抗的Android系統了。憑借著Android系統免費的授權以及超高的可定制化程度,全球各大智能手機廠商(除蘋果以外)的九成以上產品,如今都已被Android系統捆綁,這讓谷歌在移動設備領域擁有著舉足輕重的話語權。
一般概念中,谷歌就是一個網絡與軟件公司,但深究起來,谷歌卻一直有著向硬件領域進軍的野心,只不過相對于蘋果、三星這樣的硬件巨頭,谷歌在硬件上的步伐走的總是有些偏頗,產品也大多不溫不火,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更是寥寥可數。仔細回味,稍微提得起來的大概就要算是Google
Glass以及Chromebook了。然而,Google
Glass出師未捷身先死,Chromebook也只能在美國本土的教育機構茍延殘喘。可以說,在硬件領域,谷歌的努力很難和成功聯系起來。
當然,谷歌還曾經擁有親兒子Nexus系列手機。Nexus系列手機致力于推廣谷歌Android原生系統,試圖帶給消費者原汁原味的Android體驗,其初代產品最早由HTC代工,與2010年1月6日正式推出。繼而,谷歌還曾與三星、LG、摩托羅拉以及華為等諸多廠商合作推出過Nexus系列手機,為原生Android的推廣盡了一份力。

但不得不說,每一代Nexus手機都與代工商有著過于緊密的聯系,比如初代Nexus One,就極為類似于當時的HTC Hero,Nexus
S則充斥著三星的韓國風,包括之后的Nexus 5、Nexus
6P,你都能在產品中找到LG、華為的影子。Nexus系列手機一直都是代工商提供設計方案,谷歌負責修改和補充,所以在Nexus手機上找到不同代工商的影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缺乏硬件的連續性,僅在系統上保持原生態勢,可以理解為谷歌平攤風險,緊跟時代,甚至普度眾生的想法,但也讓Nexus的追隨者倍感盲從。這樣一個打著谷歌官方旗號的系列產品,三天一小變,五天一大變,想必任誰也愛不起來。

于是,谷歌終于痛下決心砍掉了Nexus系列,轉而將自家的旗艦產品更名為Pixel系列。從Nexus到Pixel,谷歌自家的旗艦機型除了名字的變更外,更為深遠的不同則在于這是首款由谷歌完全自主設計,僅有代工商HTC負責組裝生產的智能手機產品。這和蘋果與富士康之間的關系極為雷同,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谷歌真的想變“硬”了。
為了實現多年的自主硬件夢,谷歌專門成立了由前摩托羅拉總裁Rick
Osterloh負責的新部門,親自掌控新品的供應鏈。即便Pixel的首部產品依舊采用市面上常見的零部件組裝而成,但谷歌已經明確表示,未來的Pixel將會考慮使用更多定制化的組件,比如設計自己的處理芯片而不是采用通用的高通Soc等。可以肯定的是,谷歌已經不滿足于僅作為系統提供商而甘居幕后,類似于蘋果那樣,軟硬結合才是谷歌下一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
問題在于,谷歌既要為各大智能手機廠商提供Android系統的授權,又要在自家機型上推廣原生Android系統,難免會被質疑厚此薄彼。如此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行為,難道不會遭到其他廠商的抵制嗎?可能是為了超高的授權費用,谷歌官方面對外媒采訪時拍胸脯表決心稱,谷歌一定會對自家的硬件部門以及所有合作伙伴一視同仁,在Android和硬件部門間假設防火墻,確保硬件部門不會了解到三星、華為等廠商的研發方向。
但即便如此,Pixel毫無疑問會成為首款搭載Android 7.1系統的手機,再加上Pixel系列手機獨享Google
Photo無限量全尺寸上傳的福利,所謂的一視同仁更多的只是公關說辭罷了。

具體到Pixel手機本身,其實在設計上,首款產品并沒有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和以往的Nexus系列手機高配低價的實惠不同,Pixel一經推出,就因其比肩蘋果iPhone
7售價的高姿態而站上了風口浪尖。32GB、128GB版本的Pixel手機售價分別為649美元和749美元,與iPhone
7在美國的售價完全相同,一句超越三星旗艦系列機型,成為了售價最高的Android手機。
為什么一出場就定位高端?為什么不先混個臉熟再逐步提價?谷歌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Pixel是首款在軟硬件層面全部打上了“谷歌制造”標簽的產品,它代表了谷歌在智能手機商場上的全新品牌形象,與之前Nexus系列廠商合作的性質截然不同。
為了打響這不同尋常的第一炮,谷歌在市場推廣上也花費了大把真金白銀。據悉,在Pixel發布之后的兩天時間里,僅在電視上的廣告投放,谷歌就已經花掉了320萬美元。而同期蘋果和三星的數據分別是245萬美元以及140萬美元。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據路透社預測,谷歌未來還將花費數億美元為Pixel做廣告,用來與蘋果、三星等競爭對手抗衡。

谷歌肯定是不差錢的,所以除了打廣告以外,建立自己的硬件專賣店,樹立品牌形象,也被谷歌提上了日程。根據谷歌官網的消息看,自10月20日開始,谷歌會在紐約開設一間快閃店,主要用來展示Pixel手機和虛擬現實設備Daydream
View,讓消費者直接體驗谷歌全新的硬件產品,帶來實在的現場感受及反饋。盡管這能帶來的銷量與合作伙伴Best
Buy、Verizon相比完全不值一提,但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卻是顯而易見的。
相對于全年營收超九成的互聯網廣告業務來說,谷歌的硬件銷售所能帶來的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Pixel的出現卻明顯傳達出這樣一個信號:谷歌越來越重視消費電子領域的硬件銷售了。在蘋果持續缺乏創新,三星又遭遇前所未有的爆炸門事件時,谷歌能否借機上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