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于10月1日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后的第五種“入籃”貨幣。中國加入SDR貨幣籃子意味著中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加深了一步,對此最緊張的無疑就是美國。
聲勢浩大的C型包圍圈
美國佬一直視中國為勁敵,不惜費大力氣軟硬兼施聯合中國周邊國家構建C型包圍圈,企圖在軍事上封鎖中國,經濟上干擾中國,經濟上的干擾就包括貨幣上的干擾,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

從臺灣到釣魚島再到南海仲裁,美國的鬧劇持續了幾十年,雖然一直和中國處于僵持狀態,但也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為啥美國總是能成功破壞中國經濟?
美國苦心巴力的布局包圍中國,卻不可能隨便發動戰爭,那么如何遏制中國經濟在國際上的影響呢?
經濟同盟讓位于主權
主權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退讓的問題,但因為歷史因素中國和鄰國之間遺留了大量的領土問題。這就給美國制造了足夠的空間做手腳。
2012年,中日貨幣聯盟與中日韓自貿區發展的如火如荼。結果美國利用釣魚島讓中國突破包圍圈做出的大量的努力付諸東流。今天為了瓦解人民幣在東南亞的國際化之路,美國又故伎重演,挑起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領土爭端,如果中國和這些國家的領土爭端越來越激烈,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貨幣聯盟、貿易聯盟必然不復存在。
美國不知道南海仲裁沒用嗎?美國只是想通過主權問題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當然也不排除作為未來美國軍事行動的理由,就好像當年的人權高于主權一樣,所有國家都知道是扯淡,但美國還是該干嘛干嘛,因為他有了理由。
當然中美開戰的可能性不大,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奪,美國在南海事逼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貨幣霸主的地位,如果美國和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爆發戰爭必然陷入贏不了,輸不掉的境地,無法掠奪加上長期消耗這對美國來說是致命的。為了利益最大化,美國一方面武力威懾中國身邊鄰國構建C型包圍圈,一方面利用主權問題鞏固他的C型包圍圈。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穩步提高。人民幣加入SDR后,它將正式成為國際官方儲備貨幣,這會促使各國官方機構在其儲備構成中考慮增加人民幣儲備資產的比重,推動私人機構投資者更多持有人民幣資產,從而擴大人民幣在金融交易中的使用,人民幣國際化將具備更多有利條件,同時也對突破C型包圍圈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