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網9月30日消息(報道 李雪萌)近日,國民老公王思聰的熊貓TV完成了6.5億的A輪融資,估值為24億元。本輪融資由樂視控股旗下子公司樂視云領投,金額約3.6億元,融資完成后樂視在熊貓TV的持股比例將達到15%,但王思聰仍為公司最大股東。據悉,這并不是雙方的第一次合作,早前樂視體育A輪融資中,王思聰的普思資本就曾赫然在列。一個是國內視頻行業巨頭,一個是“中國最紅網紅”的產業,這兩者的合作吸引著大眾關注的目光。而在他們的戰略合作中,筆者似乎嗅到了一種微妙的關系:直播平臺正在向視頻網站靠攏。
直播是風口,燒錢是現狀
2016年被稱作“直播元年”。大大小小的直播類APP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有統計表明,目前國內各類網絡直播平臺數量已超過200家,僅2016年過去的大半年中就有超過100家網絡直播平臺創立。而在這些直播平臺中,已有大半平臺獲得了融資。今年3月,斗魚完成了6.7億的B輪融資,傳聞市場估值達100億;近日,昆侖萬維出售映客股權,意外暴露了映客的市場估值,70億的身價也是驚到了吃瓜群眾。不得不說,在資本寒冬的當下,似乎只有直播行業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
但直播行業目前面臨的現狀是“賠本賺吆喝”。“燒錢”這兩個字似乎一直伴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單一的盈利模式使直播平臺變現困難。有數據顯示,2015年映客總收入為3048萬元,凈利潤為167萬元。也許對于一個互聯網企業來講這一百多萬根本不值一提,但現對于絕大多數平臺虧損的現狀來看,映客已經是為數不多能實現盈利的直播平臺之一了。
當今直播平臺還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同質化。雖然直播行業目前也有較細分的領域,但是平臺之間運作模式基本大同小異,用戶忠誠度不高,難以形成固定用戶群。
逐漸跨過網紅時代,爭奪明星資源成為直播業新趨勢
一直以來,大眾習慣將直播與網紅捆綁在一起。不過,近期網紅產業大有降溫趨勢。其實,這和網紅產業本身性質有關。在這個圈子里,網紅的保鮮期普遍較短,更新換代比較快。目前行業內大批網紅是拼顏值,但千篇一律的網紅臉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難以形成深度記憶。所以很多直播平臺逐漸意識到,與其砸錢培養新的網紅,不如利用有大批粉絲基礎的明星為平臺帶入更多流量。
于是各大直播平臺又將大量資本注入明星資源的爭奪戰中。尤其是今年的奧運會期間,直播平臺集體爆發,爭搶奧運冠軍入駐平臺。奧運會新晉網紅傅園慧在比賽結束后第一時間在映客進行了直播,吸引了近一千萬人同時在線觀看;最紅奧運團體國乒隊也是承包直播的節奏,新晉“國民老公”張繼科更是簽約成為花椒的“首席產品官”,為直播“帶鹽”。
直播平臺“擁抱”視頻網站,獨立性逐漸模糊
基于大量明星入駐直播平臺的現狀來看,直播平臺的獨立屬性已漸漸模糊。單純的直播平臺無法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求,所以不少視頻網站都有內嵌的直播功能,比如愛奇藝、優土等。這種功能實現了對用戶需求的整合,因為對于粉絲來說,哪里有偶像就往哪里去,不在乎是視頻還是直播。而這種模式似乎更受市場青睞。數據顯示,在中國目前的APP應用和游戲排行榜中,有20個APP具有直播功能,但未有純直播APP入圍。
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在當前的直播行業,BAT目前還未有過多染指,但三大巨頭未來還是最有可能收割直播這塊蛋糕的。基于流量入口的原因,單純的直播類APP變現困難,不得不以各種形式擁抱資本,不論是作為視頻類還是社交類的內嵌,都會比孤軍奮戰容易得多。